官方早就不用"穷人"这个词了
大家总问我月薪多少算穷人。其实呢官方早不说这个词了。2020年底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现在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所以严格来说中国没有官方定义的"穷人"标准。
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所谓穷人就是手头紧的人。月光族天天担心下个月房租。这种人不少。我做财经博主7年。见过太多人因为收入问题焦虑。
你看那些社交媒体。动不动就月薪3万起步。搞得月入5000像要饭的。其实呢全国城镇居民月均收入才4594元。农村才1759元。这数据看着吓人吧。
民间怎么定义"穷人"?
民间说法月入低于3000常被叫穷人。但这太笼统了。在鹤岗3000能过小日子。在上海3000可能连房租都不够。
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得离谱。北京月均生活要6000-8000。上海5500-7500。广州5000-7000。深圳5800-7800。在这些地方月入8000以下基本等于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我有个粉丝在上海。月入9000。每天挤地铁。吃饭能省则省。他说这收入在魔都跟穷人差不多。其实呢他收入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了。但一线城市物价太狠。
收入不是唯一标准
判断是不是穷人不能只看工资。还得看负债情况。家庭负担。资产配置。有人月入2万但背着百万房贷。有人月入5000但父母有房。后者可能过得更舒服。
还有个重要指标是可支配收入。工资到手要扣五险一金。再扣个税。真正能花的没多少。更别说那些隐藏支出。孩子教育。老人医药费。这些都是烧钱大户。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月入不低但不会理财。结果还是月光。说白了就是没有复利思维。钱进来马上出去。这种也算隐形穷人。
不同城市标准差太多
我经常提醒粉丝。别拿一线城市标准套自己。小城市月入5000可能很滋润。大城市月入1万也可能捉襟见肘。
二线城市情况好些。成都月均生活成本4000左右。月入6000能过得不错。三四线城市更夸张。月入3000在当地算中上水平。
但问题来了。很多人在小城市赚小钱。却过着一线城市的消费水平。这就很容易被套牢。信用卡刷爆。网贷借遍。最后陷入债务危机。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穷人"?
我有个简单方法。看你的储蓄率。如果每月存不下钱。那确实有点危险。理想状态是存下收入的20%。达不到10%就要警惕了。
还要看应急资金。有没有6个月生活费的存款。没有的话遇到突发情况很容易崩盘。去年就有粉丝因为突然失业。信用卡逾期被催收。这就是典型的财务脆弱。
更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人连基本保障都没有。社保医保都没交齐。这种万一出事直接返贫。比月入多少更重要。
我的建议
别整天纠结是不是穷人。重点是怎么改善财务状况。先搞清楚自己的收支结构。把不必要的支出砍掉。再学点基础理财知识。
可以试试"先储蓄后消费"。工资一到先存钱。剩下的再花。慢慢培养复利习惯。小钱也能滚成大钱。
记住一句话。真正的穷不是收入低。而是没有财务规划。只要开始行动。月薪5000也能变"富人"。关键看你愿不愿意下功夫。毕竟理财这事儿。老司机都是从菜鸟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