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和订金一字之差,结果天差地别
很多人分不清定金和订金。说实话我以前也搞混过。定金有法律效力,订金就是预付款。你看合同里写的是"定"还是"订"特别关键。
定金是担保合同履行的。交了定金不买房,定金就没了。开发商不卖房,得双倍返还。这是《民法典》586条规定的。订金没这效力,说白了就是押金,能退。
我见过太多粉丝踩坑。交钱时销售说"就是个诚意金,不买全退",结果合同写的是"定金"。等你想退钱,人家直接说"定金不退"。这种套路在楼市旺季特别常见。
没签合同只交定金,3种情况这样处理
第一种情况:你反悔不买了。定金基本没戏。开发商巴不得你违约,收了定金转手卖给别人。我有个粉丝交了5万定金,临时凑不齐首付,死活要不回钱。开发商说"你违约在先",法院还真支持了。
第二种情况:开发商有问题。比如五证不全,或者房子被抵押了。你这时候能要回定金。上个月有粉丝发现楼盘没预售证,果断起诉。开发商心虚,直接退了双倍定金。这种属于开发商"割韭菜"太狠,自己作死。
第三种情况:谈崩了没签合同。这个最复杂。关键看谁导致没签合同。要是合同条款谈不拢,定金该退。但销售如果咬定"是你自己不签",就难办了。去年有个案例,买家嫌补充协议太坑拒绝签字,法院判退定金。所以谈判时记得录音!
老司机教你三招保住钱包
交定金前先查开发商底细。用天眼查看看有没有诉讼。我吃过亏,之前推荐粉丝买某楼盘,结果开发商资金链断了,定金打了水漂。现在我都让粉丝先查"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收据必须写"定金"不是"订金"。有粉丝拿着"诚意金"收据去维权,结果法官说"这不算定金"。血亏!最好让销售在收据上写清楚"定金,适用定金罚则"。
最后一定留证据。微信聊天记录别删,销售承诺要录音。去年有粉丝靠录音证明销售承诺"三天内可退",最后成功追回8万定金。话说回来,现在开发商都学精了,口头承诺基本不作数。
提醒大家:交定金前至少确认三点——开发商五证齐全、收据写明定金性质、合同条款看过没问题。不然很容易被"套牢"。
其实呢,楼市现在分化严重。有些城市新房库存高,开发商愿意退定金。但热点城市还是强势。我建议真要买房,定金别交太多。5万比10万好退,2万比5万好退。说白了,钱包捂紧点总没错。
最后说句扎心的:很多人交定金是被销售"饥饿营销"忽悠的。"只剩最后两套"、"马上涨价",都是老套路。冷静24小时再决定,能避免90%的后悔。毕竟买房不是买菜,别被"踏空"焦虑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