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粉丝私信。说家里有精神病人借了网贷还不上。催收电话天天打。家人急得团团转。今天我就来聊聊这个棘手问题。
先搞清楚法律效力
精神病人借款是否有效要看具体情况。根据民法典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签的网贷合同是无效的。不能完全辨认行为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类合同需要监护人追认才有效。
我曾经帮一个粉丝处理过类似情况。他弟弟在发病期间借了三万多网贷。我们收集了医院诊断证明。证明借款时处于发病期。最后法院认定合同无效。这波操作很关键。所以家属要第一时间收集精神状态证明材料。
别慌!赶紧做这三件事
首先停止还款。别再往坑里跳。很多粉丝被催收吓到。东拼西凑借钱还。结果越陷越深。其实没必要。法律站在你这边。
其次联系网贷平台说明情况。带上诊断证明和监护人证明。跟他们协商撤销债务。有些良心平台会配合处理。但大部分网贷都很黑。可能会继续催收。这时候就要使出杀手锏。
最后考虑走法律途径。可以找当地法律援助中心。他们免费提供法律服务。我建议直接起诉确认合同无效。省时省力还省钱。
监护人责任别忽视
很多家属以为精神病人欠的钱跟自己没关系。大错特错!法律规定监护人要承担监督责任。如果能证明你已经尽到监护义务。可以减轻责任。但要是疏忽大意。可能要承担部分债务。
我见过一个案例。监护人明知病人有网贷习惯却不加管束。最后被判承担30%债务。所以平时要管好病人的手机和身份证。别让网贷平台有机可乘。
小心网贷套路
网贷平台最喜欢"割韭菜"。他们知道精神病人容易被忽悠。经常用"秒批""无门槛"吸引借款。有些甚至故意针对认知能力弱的人群。
更恶心的是"AB贷"套路。让精神病人做主贷。家属做担保。这样债务就转嫁到监护人头上。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套路越来越普遍。
说白了网贷平台就是吃准了家属心疼病人。不敢让催收影响病情。所以才会得寸进尺。
长期解决方案
短期要解决债务问题。长期得防止再发生。建议给精神病人办张限制额度的银行卡。最好设置交易限额。手机安装防诈骗软件。
其实呢还可以考虑财产信托。把病人财产交给专业机构管理。避免被不良平台盯上。虽然有点麻烦。但一劳永逸。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各位。精神病人网贷不是无解难题。关键是要懂法用法。别被催收吓破胆。法律是保护弱势群体的。
最后提醒大家。网贷不是下蛋鸡。别指望借钱能解决问题。精神病人更需要的是关爱和治疗。而不是一堆债务。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境。别自己硬扛。找专业律师咨询。很多地方有免费法律援助。赶紧行动起来。拖得越久越被动。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问题随时找我。咱们一起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