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清楚:上市公司和正式工作不是一回事
上市公司是公司类型。正式工作是雇佣关系。两个概念不在一个频道上。
上市公司指股票能在交易所买卖的公司。比如茅台、腾讯这些大牌。它们的股票散户能买,信息要公开。
正式工作指签劳动合同,交五险一金,有稳定岗位的工作。跟公司上不上市没直接关系。
很多小白以为上市公司=铁饭碗。其实大错特错。我在证券公司待过7年,见过太多上市公司裁员案例。
上市公司工作到底香不香?
上市公司也有正式工和临时工。正式岗位要签劳动合同,走正规流程。临时工可能外包或者项目制。
关键看三点:有没有劳动合同、五险一金交不交、工资是不是银行代发。
我在百家号写过,有粉丝说在某上市公司干了两年才发现是劳务派遣。这种就不是正式工作。
上市公司监管严,所以正规岗位比例确实高。但也不是100%。有些公司为了省钱,会大量用外包人员。
有趣的是,很多上市公司基层岗位反而不如国企稳定。我见过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半年就换了三波运营人员。
怎么判断是不是真·正式工作?
第一看合同。跟谁签合同很重要。如果是跟外包公司签,那就是外包岗。
第二看社保。上市公司正规岗位一定交五险一金。比例可能有差别,但肯定有。
第三看招聘流程。上市公司正规岗位走完整面试流程,不会简单聊聊就入职。
我踩过坑。早年有家公司说是某上市公司子公司,结果社保都不交。后来才知道是皮包公司。
提醒大家:面试时一定要问清楚劳动关系归属。别被"上市公司"四个字忽悠了。
现在很多公司玩花活。比如搞"花户"操作,把员工挂到不同公司。这样五险一金可能就缩水了。
上市公司工作真有优势吗?
说实话,上市公司正规岗位确实有点优势。比如信息披露透明,不太敢乱来。
员工持股计划也常见。有些公司会发股票期权,干得好能"下蛋鸡"。
但也有坑。上市公司业绩压力大,经常"洗盘"。我见过季度报前大规模裁员的。
话说回来,稳定性不如国企。特别是互联网上市公司,说裁员就裁员,连招呼都不打。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些上市公司搞"AB贷"那一套。把正式员工转成灵活用工,规避社保。
我建议:别光看公司是不是上市。重点看岗位性质、合同内容、薪酬结构。
最后说点实在的
找工作的老铁们,别被"上市公司"光环迷了眼。关键看劳动关系是不是正规。
我见过太多人以为进了上市公司就是正式工,结果干半年发现是外包。这种"套牢"最坑人。
其实呢,现在正规企业不管上不上市,都应该给员工签合同交社保。这是法律规定的。
面试时大胆问清楚:跟谁签合同?五险一金怎么交?别不好意思。这都是基本权利。
说白了,工作正不正式,跟公司上不上市关系不大。主要看公司守不守规矩。
你看那些天天爆雷的P2P,有些还是上市公司呢。结果呢?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
所以啊,别被表面光鲜迷惑。找工作还是要擦亮眼睛,多问多查。这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