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和PE到底有啥不一样?
很多粉丝问我PS和PE估值的区别。说白了,这两个指标看着像双胞胎,实际差别挺大。新手经常搞混,结果被割韭菜都不知道为啥。
PS是市销率,PE是市盈率。PS=股价/每股销售额,PE=股价/每股收益。一个看销售额,一个看利润。这个基础区别要记牢。
有趣的是,不少老股民都分不清这俩。我刚入行时也糊涂,还跟同事打赌说它们差不多。结果吃了大亏,账户直接套牢。
什么时候用PS,什么时候用PE?
PE适合成熟企业。公司有稳定利润了,用PE看估值比较靠谱。比如银行、消费类股票。但要注意,有些公司利润造假,PE看着低,实际是老鼠仓。
PE=10,意思是10年回本。但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牛市里PE30都算便宜,熊市里PE10可能还在跌。所以不能死盯着数字。
PS适合亏损公司。互联网企业经常不赚钱,但销售额高。这时候看PE没意义,因为分母是负的。PS就派上用场了。
比如某电商平台,年销售额1000亿,市值5000亿,PS=5。这比看亏损的PE直观多了。但PS也有坑,销售额高不代表能变现,可能只是纸面富贵。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分析师乱用指标。该用PS的时候用PE,结果推荐的股票一路破位。粉丝跟我说买了被套,我一看报告就明白了。
PS和PE的常见误区
第一,觉得PE越低越好。错!有些公司PE低是因为要暴雷了。银行股PE常年个位数,但人家稳定下蛋鸡。科技股PE高,但成长性好。
第二,PS不能单独看。销售额增长快,PS高点没问题。但如果销售额停滞,PS还高,小心被割韭菜。
第三,行业差异大。消费股PE 20算贵,科技股PE 40可能还便宜。不能一概而论。
我踩过最大的坑是盲目相信PE。有家公司PE才8,我以为捡到宝。结果发现利润是靠卖资产来的,下一年直接暴雷。账户浮亏30%,那叫一个疼。
实战中怎么灵活运用?
看成长股,先看PS,再看PE。如果销售额增长30%以上,PS 5-10不算贵。等它开始盈利,再切到PE分析。
周期股相反。比如钢铁、煤炭,PE波动大,要看平均PE。行业低谷时PE高,其实是买入时机。牛市顶峰PE低,反而要小心。
举个例子,新能源车前几年PS 10都算便宜,现在行业洗盘,PS 3就有人喊贵了。市场情绪变了,指标也要变。
其实呢,单一指标都不靠谱。我习惯把PS、PE和PEG一起看。PEG=PE/增长率,能反映成长性。但注意增长率别看预测,要看历史数据。
话说回来,新手最容易犯的错是死记硬背指标值。PE 15买,20卖。哪有这么简单!得结合行业、周期、公司质地综合判断。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
PS和PE只是工具,不是圣杯。很多大V吹嘘"PE低于10必涨",纯属忽悠。市场哪有这么简单。
我建议:先搞懂公司业务,再看估值。别被数字迷了眼。有些公司看着便宜,实际是价值陷阱。
对了,别忘了看现金流。利润可以造假,现金流难造假。现金牛公司,PS PE都低,才是真便宜。
粉丝经常问我"现在买啥"。说真的,没有万能公式。但搞清PS和PE的区别,至少能少踩点坑。投资路上,保住本金最重要。
记住,市场永远有机会。别因为踏空就乱买。等你看懂指标了,好股票自然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