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借钱没借条,聊天记录真能当证据?
最近不少粉丝问我这个问题。说朋友借钱就几句微信,现在人不见了,手头只有聊天截图,这钱还能追回来吗?
说实话我以前也以为这种案子铁定败诉。但去年亲自帮一个粉丝处理过类似情况,居然胜诉了。关键在于微信记录能不能被法院采信。
根据最新民事诉讼法规定,微信聊天记录属于电子数据,是合法证据形式。但很多人栽跟头就栽在保存方式不对。截图发给律师?这可不行。法院要的是原始载体。
我有个粉丝就吃过亏。他把聊天记录截图发到电脑上,结果开庭时对方律师一句"无法确认真实性",证据直接被pass。所以提醒大家,聊天记录必须保存在原始手机里,别删别备份到云端。
起诉前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确认对方身份。很多人微信没实名,光有个昵称"小可爱"可不行。得证明聊天对象就是欠钱的人。可以收集对方在群里发的消息,或者找出有对方声音的语音。
第二件事是固定证据。不是简单截图就行。得录屏展示完整聊天过程,从打开微信到找到这个人的对话。记得录的时候把手机时间显示出来,别调快了慢了。
有个粉丝就搞砸了。他录屏时没注意手机时间比实际快了5分钟,对方律师揪住这点质疑证据,差点前功尽弃。所以录屏前先核对北京时间。
第三件事是金额确认。光说"借你5000"不够。最好让对方确认具体还款时间,或者有转账记录对应。我见过最惨的是只有一句"等我有钱还你",这种基本没戏。
立案时这些坑千万别踩
去法院立案时,很多人以为带个U盘把记录拷进去就行。其实法院要求更严格。得把聊天记录刻成光盘,还要写一份文字版整理材料。
整理时注意别断章取义。有粉丝只挑对自己有利的截取,被法官发现直接说证据无效。完整连续的记录才有效,哪怕里面有对自己不利的内容。
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地方法院都开通了在线诉讼平台。像杭州互联网法院,可以直接上传电子证据。但要注意格式要求,不是所有法院都支持微信导出的文件。
立案时别光说"他欠我钱"。得写清楚:什么时候借的、为什么借的、约定利息没、催过几次。越详细越好。我见过有人就写"欠钱不还",材料直接被打回来。
开庭时这样说话最加分
开庭时法官最烦听到"我觉得""我以为"。要说"2023年5月1日14:20分,对方在微信说借5000元应急"。精确到分钟,法官才会重视。
对方如果说"微信被盗了",别慌。现在法院可以要求调取微信后台数据。腾讯公司配合度越来越高,去年这类案件调取成功率超80%。
最保险的是提前做证据保全。花几百块去公证处做个电子证据保全,基本稳了。虽然麻烦点,但比起打输官司,这点钱真不算啥。
说个真事。我粉丝小王去年遇到这情况,按我说的录屏、保全、整理时间线,最后不仅拿回本金,连利息都判了。所以别以为只有聊天记录就不能起诉,关键看你怎么用。
其实呢,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微信记录用对了就是"下蛋鸡",用错了就是废纸。现在法院对电子证据越来越熟悉,大家别自己吓自己。
最后提醒:超过3年诉讼时效的案子,再完整的证据也可能败诉。所以发现对方赖账,马上行动,别等黄花菜都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