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金融产品,先搞懂这概念
金融产品就是银行证券保险搞出来的赚钱工具。说白了就是帮你管钱生钱的东西。很多人以为只有股票基金,其实种类多得很。我踩过不少坑才明白,不懂产品乱买等于送钱。
存款类产品,最基础但别傻存
定期活期这些算最基础的金融产品。但别以为银行存款就安全无忧。现在利率降得厉害,去年还能有3%收益,今年可能就2%出头。很多小白被"高息揽储"忽悠,结果发现是五年定期不能提前支取。活期理财看着灵活,但节假日可能没收益,这点很多人不知道。
债券类,稳健但别当存款买
国债企业债都算债券类产品。国债相对安全,去年国债利率还能到2.8%,今年可能更低。企业债收益高点,但可能破位。记得2022年地产债集体暴雷,不少老人都套牢了。买债券别光看收益率,得看发行方实力。很多平台把债券包装成"稳健理财",实际风险不低。
股票基金,割韭菜重灾区
这个大家最熟悉但也最容易踏空。去年新能源火得不行,今年可能就凉了。基金分主动被动,指数基金相对省心但收益一般。主动管理型基金手续费高,很多经理水平一般还收高额管理费。我见过粉丝买老鼠仓基金,结果净值一直跌。买基金别看短期收益,得看长期表现和基金经理历史。
保险理财,下蛋鸡还是坑
分红险万能险这些看着美,实际收益可能不如宣传。很多业务员说"复利3.5%",但那是理论最大值。实际结算利率可能只有2.8%。我劝粉丝买保险先看保障再看收益,纯理财型保险手续费太高。去年有产品承诺4%收益,结果实际才2.5%,这种花户手段太多了。
信托产品,门槛高但风险不低
信托100万起投不是没道理的。房地产信托去年暴雷不少,很多投资人血本无归。别以为信托公司不会倒,去年几家小信托就出问题了。买信托得看底层资产,别被高收益忽悠。很多AB贷项目包装成信托,实际风险极高。普通老百姓慎碰,真要买得找靠谱渠道。
外汇期货,专业玩家的游戏
这个我不建议新手碰。杠杆太高,容易漂单。去年英镑闪崩,不少人一夜归零。外汇平台也分真假,很多是老鼠仓。国内合规平台少,境外平台风险更大。我见过粉丝加100倍杠杆炒外汇,结果被强平还倒欠平台钱。
互联网理财,方便但坑多
支付宝微信里的产品看着方便,但风险提示藏得深。余额宝现在收益才1.8%,还不如国债。有些平台把高风险产品包装成"稳健理财",点几下就买了。去年某平台P2P产品暴雷,不少中老年用户血本无归。互联网理财别看广告,得看合同细节。
资产配置才是王道
说实话,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的配置。年轻人可以多配点股票基金,中年人得考虑稳健产品。别把所有钱押一种产品上,容易被套牢。我建议至少分三份:一份活钱,一份稳健,一份进取。定期调整比例,牛市多配点进取的,熊市多配稳健的。
最后说句实在话,金融产品太多,别贪高收益。高收益必然高风险,这是铁律。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粉丝别被忽悠,先了解产品再下手。毕竟钱是自己的,亏了没人替你补。有问题随时问我,别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