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户问的"死期"其实是定期存款
很多人问"哪种死期取不出来",其实说的是"定期存款"。银行里经常有人把"定期"说成"死期",因为钱存进去就动不了。
定期存款就是你把钱存银行,约定好时间,到期才能取。提前取要罚息。但有些情况,真可能取不出来。
我做了7年金融,见过太多人被"死期"坑。今天就聊聊哪些定期存款,说好听是理财,说难听就是钱放进去就没了。
二、这三种定期存款最容易"取不出"
第一种是结构性存款。名字叫存款,其实是理财。收益浮动,有些产品写明提前赎回要手续费,甚至锁定期1年。很多人以为和普通定期一样,结果想取钱时傻眼。
第二种是大额存单转让。30万起存的那种。银行说可以转让,但实际转让平台冷清。你想取钱?得等别人接盘。我粉丝就遇到过挂了3个月没人买,急用钱只能亏本转。
第三种最坑,叫定期理财型保险。银行客户经理忽悠你说"保本高收益",其实是保险。前5年退保损失本金30%以上。去年我帮粉丝查,发现有人买了50万,急用钱时只能拿回35万。
三、银行不会告诉你的猫腻
银行客户经理最爱说"和定期存款一样安全"。其实呢?结构性存款不保本,定期理财型保险前5年退保巨亏。
有个粉丝上个月找我,说买了"智能存款",结果发现是互联网平台的。现在平台暴雷,钱根本取不出。这种就是典型的"花户"操作,钱根本没进银行体系。
还有一种是AB贷包装的定期。听着高大上,其实是把贷款包装成存款。去年某地方银行出事,储户以为存定期,结果是给企业做了质押,钱直接被划走。
四、怎么避免踩雷
第一,看合同。凡是写"预期收益"的,都不是存款。存款必须写"保本保息"。
第二,查编码。正规存款在央行有登记编码。让银行打出来看看。没有编码?赶紧跑。
第三,别信"老司机"推荐。我见过太多客户经理为了冲业绩,把理财说成存款。去年银保监罚了十几家银行,就因为这个。
最后提醒一句:银行APP里有些产品看着像定期,其实是基金。比如"XX日盈",名字起得跟存款似的,其实是货币基金。虽然风险低,但真急用钱可能遇到漂单,就是赎回要等好几天。
五、真遇到取不出怎么办
先别慌。如果是银行正规定期,拿着身份证去柜台,最多损失点利息。但要是遇到平台暴雷,赶紧打12363投诉。
我建议大家存定期别超50万。存款保险只保50万以内。超过部分,银行倒闭就悬了。
说白了,银行现在花样太多。你以为在存钱,可能在帮别人下蛋。下次去银行,记得多问两句。别等钱取不出来才后悔。
记住啊,收益超过4%的定期,八成有问题。现在存款利率就2%左右,还想要高收益?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