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为啥对沪深300"不感冒"?
说白了,散户最缺的就是耐心。打开行情软件一看。沪深300一年涨个10%。哪有妖股来得刺激?今天涨停明天又涨停。散户心里痒痒的。总觉得能抓到下一个翻倍股。
我刚入行那会儿也是这样。天天盯着龙虎榜找游资票。结果呢?十年换了几十只股。踩过雷也追过涨。最后一算收益。还不如我爸拿着沪深300ETF不动。
你猜怎么着?散户总高估自己抓牛股的能力。却低估了指数"长跑"的威力。沪深300覆盖的是A股最大最好的300家公司。长期看跑赢大部分散户。可惜这个"长期"需要时间。而时间恰恰是散户最缺的。
其实呢,很多人痴迷于选股选行业。他们更喜欢找未来的大牛股。梦想一夜暴富。沪深300不管牛市熊市。收益都中等。实在没啥吸引力。
指数基金背后的营销陷阱
基金公司为啥不推沪深300?说白了,管理费太低。原型基金管理费才0.15%/年。基金公司嫌弃得很。所以只会推增强基金、量化基金这些高收费产品。
你看到的博主都在推啥?全是管理费高的产品。羊毛出在羊身上啊。基金公司愿意花钱营销的。基本都是高管理费的。低费率的指数基金。推广也没啥钱赚。
所以散户看到的。往往都是最贵的产品。真正适合普通人的低费率指数。没人大力宣传。你说坑不坑?
举个例子。2020年底2021年初。各种主动基金特别火。散户蜂拥而上。前阵子纳斯达克火。大家又一窝蜂冲进去。沪深300这种稳当的。谁还看得上?
沪深300的"硬伤":追涨杀跌的编制逻辑
沪深300有个大问题。就是市值加权≈追涨杀跌。你看。一只股票碰上风口。利润大涨。股价大涨。市值大涨。然后被纳入指数。
指数增持股票。股价继续涨。权重增加。指数再增持。可当风口过去。利润回归。市场有了新欢。股价即使不变。权重占比也减少。
指数开始减持。叠加情绪抛售。股价下跌。指数继续减持。恶性循环开始了。特别在牛短熊长的市场。这问题更明显。
最坑的是调仓机制。股价高位时。大股东套现。散户抢跑。指数还要等6、12月才能减持。最后指数成了接盘侠。你说惨不惨?
你看宁德时代。2018年上市。从16块涨到370。翻了20倍。但上市不满3年。没进沪深300。等2021年底终于进来了。刚好是最高价。随后就是暴跌。沪深300没吃到涨幅。只吃到跌幅。
真正适合散户的指数投资策略
说实话。沪深300不是不能买。关键要看怎么买。过去8年年化收益率3.6%。最大回撤41.23%。这个收益还不如好点的债基。但波动可大多了。
我建议散户可以考虑组合配置。不要只盯着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也得配点。为啥?因为有些股票从沪深300掉到中证500。反而开始了上涨行情。
你看2019-2020年。兖矿能源、南山铝业这些周期股。被沪深300剔除。掉入中证500。结果2021年后涨了50%以上。这就是机会。
话说回来。指数规则已经改了。创业板公司上市满1年就能进。非创业板只要1个季度。算是个进步。但散户还得注意。别指望沪深300能让你一夜暴富。
最后提醒一句。投资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活得久。沪深300这种宽基。适合定投。别想着炒短线。否则就真是"买多被套,买空踏空"了。记住。时间是散户最好的朋友。也是最稀缺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