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老王。玩币7年了,见过太多牛熊转换。最近好多粉丝问我:"老王啊,比特币需求真的在放缓吗?我该不该抛?"
需求放缓?数据不会说谎
我查了最新数据。确实,比特币需求有点疲软。机构买得少了,现货ETF流入也不像年初那么猛。上个月全球交易所比特币净流入只有2.3万枚,比3月份少了近40%。
说实话,这种现象我见过好几回。每次都是大牛市后的小憩。但这次有点不一样。传统金融机构对比特币的态度明显谨慎了。
美国SEC最近又驳回了好几个比特币ETF申请。虽然现货ETF已经通过,但审批流程依然严格。机构资金进场速度慢了下来。
巨鲸们在干嘛?
我每天盯着链上数据。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大鲸鱼们最近不太活跃。超过1000BTC的大额转账数量下降了25%。
以前牛市,这些巨鲸动不动就买买买。现在他们更倾向于观望。钱包地址活跃度也降了,说明普通用户交易热情不高。
有意思的是,稳定币供应量增长也放缓了。USDT、USDC这些入场"弹药"增加速度变慢。这说明新资金进场意愿不强。
市场为啥冷清?三个原因说透
第一个原因很简单。减半效应已经price in。4月份比特币减半后,市场没啥大反应。因为大家早把预期打满了。
第二个原因是宏观环境。美联储一直没降息。高利率环境下,风险资产吸引力下降。比特币这种高波动资产自然被冷落。
第三个原因,山寨币太拉胯。连带着比特币也被拖累。最近很多项目方发不出工资,交易所上线新币也少。整个市场缺乏热点。
这不是世界末日,听我分析
看到这里你可能慌了。别急,听我说。需求放缓不等于没人要了。市场在健康调整,挤掉泡沫是好事。
我经历过2018年熊市。当时比特币从2万跌到3千。但后面不还是起来了?现在的情况比那时候好多了。
机构虽然慢,但没撤退。MicroStrategy还在加仓。灰度也在想办法把GBTC转成现货ETF。这些都是长期信号。
普通玩家现在该怎么办?
说点实在的。如果你是新手,现在别急着all in。市场没方向的时候最容易rekt。
老手的话,可以考虑定投。均价成本法永远有效。别想抄底,没人能准确预测底部。
钱包安全要重视。熊市最容易出安全事故。我见过太多人因为贪小便宜,钱包被钓鱼。记住,天上不会掉比特币。
未来怎么看?我的预判
我大胆预测下。年底前比特币可能先下后上。如果美联储开始降息,市场会立刻反应。
11月美国大选后,可能会有政策变化。加密货币监管更明朗,会吸引新资金。
但短期确实没大行情。建议大家多学习,少操作。我最近在研究zkSync和Starknet,Layer2赛道可能有机会。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市场冷清时最适合沉淀。别被FUD影响。真正的机会都在别人恐慌时出现。
记住我的话,现在不是绝望的时候,是准备的时候。等下一轮牛市来,你会感谢现在冷静的自己。
对了,最近有朋友问我冷钱包怎么用。下期我专门讲讲,避免像我当年那样把助记词写错导致资金丢失。那叫一个惨啊,整整一个月睡不着觉。
比特币需求放缓有哪些明显迹象?
比特币需求放缓可以从多个指标看出。
NVT比率最近大幅下降了37.59%。
这个指标比较市值和交易量。
比率下降说明交易活动减少。
比特币价格24小时内下跌了6.60%。
需求自2024年9月以来首次变负。
社会讨论量却在上升达到1546条。
但这种讨论没有转化为实际购买。
恐惧与贪婪指数降到25点。
这属于极端恐惧区域。
技术面上价格跌破90000美元支撑位。
RSI指标显示30.92处于超卖状态。
你看这些数据都在指向需求减弱。
为什么比特币需求会放缓?
市场情绪转变是主要原因。
投资者开始担心价格被高估。
美联储政策变化也有影响。
美元走强降低了比特币吸引力。
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
市场新增资金流入明显减少。
政策监管不确定性增加。
中国对稳定币态度变化带来影响。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引发连锁反应。
北京现在对稳定币更紧迫。
这导致市场资金流向变化。
其实呢投资者信心不如之前。
说白了就是大家观望情绪加重。
市场从过度乐观转向谨慎。
需求放缓对比特币价格会有什么影响?
需求放缓通常会导致价格下行压力。
CryptoQuant创始人说牛市会持续。
前提是ETF保持净流入状态。
一旦出现明显资金外流就是熊市开始。
当前比特币仍处于超卖区域。
短期可能继续下跌寻找新支撑。
但社会主导地位保持在27.23%。
说明它还是市场关注焦点。
市场真正重要的是供需关系。
其他都是噪音不用太在意。
话说回来需求放缓不等于需求消失。
现在ETF虽然增速减慢但仍净流入。
所以价格可能震荡但未必崩盘。
关键要看后续资金流入情况。
建议关注ETF资金流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