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币到底指什么?先别急着问创始人
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OM币的创始人"。说实话第一次看到我也懵了。OM币?市场上没有直接叫OM的主流币啊。
其实呢,大家说的OM币大概率是指OMG Network的代币OMG。这项目以前叫OmiseGO,2022年改名了。新手经常搞混简称,以为OMG就是OM币。
我查了下数据。OMG Network在2017年ICO时挺火的,当时募资了2500万美元。很多老韭菜还记得那会儿抢购OMG的盛况。说白了就是名字缩写让人头晕。
OMG Network真实创始人曝光
根据项目白皮书和官方资料,OMG Network创始人是朱嘉伟(Jun Hasegawa)。这哥们背景挺硬核,是泰国支付公司Omise的CTO。
有趣的是,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居然是项目顾问。2017年他还亲自站台说OMG能解决支付痛点。不过 Vitalik只是顾问,不是实际操盘手。
我翻了旧文章。记得2019年有个采访,朱嘉伟说做OMG是为了解决跨境支付问题。当时他吐槽银行转账太慢,手续费还高。这想法现在看还挺超前。
别被FUD带节奏了
网上有些文章说Vitalik是创始人,这纯属FUD。我当年也被这种消息坑过,差点写错文章。后来查证发现V神只是早期支持者。
还有人说OMG团队跑路了。rekt!2022年项目确实改名了,但技术团队一直在更新。最近的GitHub记录显示,核心代码每月都有提交。
Gas war时期OMG链上交易费用暴涨。那会儿很多用户骂娘,但团队确实优化了扩容方案。这点我得说句公道话。
新手常见误区
粉丝总问我能不能买OMG。我的建议是:先搞清自己买的是啥。OMG现在主推Plasma Cash扩容方案,和早期定位不太一样了。
冷钱包存OMG要注意网络选择。我去年帮粉丝处理过3起误转错链的案例,都是因为选了ETH网络。血泪教训啊!
交易所方面,Binance和OKX交易深度最好。Gate.io手续费低但流动性差。别在小平台挂单,容易被滑点坑。
项目现状分析
最新行情显示OMG市值排50开外。说实话不算亮眼,但团队没躺平。2023年Q4他们上线了新版本,TPS提升到1000+。
令人担忧的是生态应用太少。我看数据,链上日活地址才2000多。对比Polygon动不动几万活跃,差距明显。
但有个积极信号:东南亚支付场景在拓展。泰国日本有些商户开始接入,这符合朱嘉伟当初的愿景。坚持了6年不容易啊。
给韭菜的实在建议
OMG这种老项目,炒短线不如定投。我粉丝群里有个老哥每月定投100U,成本摊下来现在还赚着呢。
想抄底的注意风险。OMG和BNB生态绑定后波动加大,上周就因为Binance下架消息暴跌20%。这种gas war最伤韭菜。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别光问创始人是谁。真正重要的是看团队是否还在做事。OMG GitHub还在更新,这就比很多空气币强多了。
你要是真想玩,先在Binance开个子账户小额试水。记住设置止损,别像我之前那样被套牢半年。血的教训啊!
OM币的创始人Calvin Ng有什么背景?
OM币的创始人是Calvin Ng。
他自称是马来西亚人。
其实呢,他平时base在香港。
中文说得特别流利。
话说回来,他在币圈有争议。
之前搞过有问题的项目。
这些事让投资者不太放心。
所以大家对OM币价值存疑。
你看,背景问题确实挺关键。
Mantra项目的联合创始人JPMullin是谁?
Mantra还有个联合创始人叫JPMullin。
他经常代表项目对外发声。
记得那次OM币暴跌87%吗?
就是他出来解释原因的。
他直接指责交易所强制平仓。
强调团队和投资者没责任。
话说回来,他还保证代币按计划解锁。
项目一直在正常推进中。
举个例子,他提醒大家防诈骗链接。
为什么OM币创始人的身份存在争议?
创始人身份争议主要因为Calvin Ng。
他在币圈有过不良记录。
之前发布的项目有问题。
这些历史让投资者不信任。
再加上OM币闪崩事件。
联合创始人公开指责交易所操纵。
你看,两件事叠加影响大。
所以市场对团队始终存疑。
话说回来,投资前得查清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