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是个啥?先搞清楚平台
说实话很多人还不知道Hyperliquid。它是个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建立在Arbitrum网络上。主打永续合约交易。不是那种AMM模式。而是用订单簿系统。2023年5月才正式上线。
Hyperliquid支持BTC、ETH这些主流币种。日交易量能达到5-10亿美元。在Arbitrum上算是很活跃了。用户资金自己掌控。不像CEX那样要托管。所以安全性高一些。
话说回来。它还有个HYPE代币。用来治理和折扣手续费。最近还增加了SOL、DOGE的支持。但BTC依然是交易大户。很多人可能连这平台都没用过。但巨鲸们已经悄悄布局了。
巨鲸行动曝光,这些大户在干啥
最近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几个大钱包在Hyperliquid建仓BTC。据CryptoQuant数据。一个巨鲸地址8月15日建了1200枚BTC多单。杠杆10倍。不是那种疯狂高杠杆。
Nansen监测发现。过去一周有3个大钱包。累计建仓超5000枚BTC当量。有意思的是他们没用超高杠杆。大多选10-20倍。操作挺稳健的。
其实呢。这波操作有点反常。因为最近市场有点FUD。但这些大户反而加仓。看来他们对短期走势挺看好。可能跟BTC现货ETF资金流入有关。也可能在押注减半效应。
我在文章里说过。巨鲸动向往往预示市场方向。但这次他们选了去中心化平台。而不是传统CEX。这点挺值得琢磨的。
为啥选Hyperliquid?平台优势分析
巨鲸为啥选Hyperliquid建仓?有几个原因。首先它支持中央限价订单簿。交易体验接近中心化交易所。这点对大户很重要。
手续费也低。maker才0.025%。taker 0.075%。比很多平台都划算。杠杆最高20倍。够用了。还不用担心平台跑路。毕竟资金在自己钱包里。
话说回来。它还有跨平台功能。网页和App都能用。保险基金也能防极端风险。不像有些平台容易rekt。
不过新手可能不太适应。毕竟要去中心化环境操作。Gas费有时候也不低。但对巨鲸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
看到巨鲸动作。普通投资者咋办?别急着跟单。他们资金量大。操作跟我们不一样。但可以学学思路。
其实呢。去中心化平台正在崛起。特别是衍生品领域。Hyperliquid、dYdX这些平台。值得关注。但千万别乱加杠杆。
我之前踩过坑。高杠杆很容易被清算。这些巨鲸用10-20倍。已经算克制了。新手建议从低杠杆开始。
话说回来。市场总有波动。FUD来了别慌。看看大户在干啥。但记住。他们的策略不一定适合你。风险管理最重要。
最近gas war有点激烈。交易前先看看网络情况。别因为手续费太高影响判断。说白了。投资是长跑。不是短跑。
你看。巨鲸行动是个信号。但不是圣旨。咱们得有自己的判断。结合市场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这才是长久之道。
巨鲸在Hyperliquid建仓BTC是做多还是做空?有什么证据支持?
巨鲸在Hyperliquid的操作方向不固定。
你看,不同时间有不同操作。
3月4日有巨鲸存入215万USDC。
他用4倍杠杆做多BTC。
入场价是82,684美元。
但最近也有反向操作。
5月13日有报道显示。
某巨鲸存入1000万USDC。
他增加了BTC空头头寸。
价值超过1.09亿美元。
3月10日还有个例子。
有人存114万USDC做多BTC。
用的是20倍杠杆。
所以巨鲸操作要看具体时间点。
话说回来,大资金会根据行情调整。
有的看涨有的看跌很正常。
其实呢,这反映了市场分歧。
巨鲸选择Hyperliquid建仓BTC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巨鲸选择Hyperliquid有几个实际原因。
Hyperliquid是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
它主打永续合约交易。
第一,资金费率比较低。
它的费率在0.03%-0.05%之间。
比Bybit、Bitfinex这些平台低。
对持有现货的机构来说很划算。
他们可以在这里获取稳定收益。
第二,可能在测试平台流动性。
数据显示24小时成交额曾超20亿。
但真实成交深度还需观察。
有做市商提到收到测试请求。
第三,可能想规避监管风险。
美国SEC对主流平台施压大。
Hyperliquid的机制有一定优势。
虽然合规状态不明确。
但确实存在操作空间。
话说回来,大资金都很精明。
他们会找对自己最有利的平台。
普通投资者如何应对巨鲸在Hyperliquid建仓BTC的市场影响?
普通投资者要注意几个关键风险。
首先看资金费率变化。
知识库提到费率可能快速变动。
6小时内能从0.03%降到-0.02%。
这会导致市场情绪突然转变。
其次要注意滑点问题。
有交易数据显示成交价偏高。
散户盲目跟风容易吃亏。
最后是技术风险。
平台服务器有过服务中断记录。
虽然去中心化交易所都这样。
但大额交易还是要小心。
话说回来,大资金操作往往有内幕。
我们小散户信息不全。
容易成为被动跟随者。
其实呢,稳健投资更重要。
建议先观察再行动。
关注资金费率走势就行。
别被大资金动向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