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粉丝问起"认房不认贷"这个概念。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也懵了。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个让人头大的政策术语。
认房不认贷到底啥意思
认房不认贷简单说就是银行看你有没有房,不看你有没有贷过款。你看,以前买房贷款,银行既要查你名下有没有房子,还要查你过去有没有贷款记录。
现在有些地方改了规则。银行只看两点:你名下有没有房产。以前贷过款没关系。其实呢,这种政策对卖旧买新的人特别友好。
说白了,你把老房子卖了,再买新房。虽然你之前贷过款,但现在名下没房。银行就当你首套房对待。首付比例和利率都按首套房算,能省不少钱。
我在写这篇文章前特意查了下最新政策。发现很多城市都开始用这个规则了。毕竟楼市不景气,得给点甜头刺激下。
认房不认贷和认房又认贷有啥区别
认房又认贷就是既要查你有没有房,也要查你有没有贷过款。这个政策严格多了。举个例子,你以前贷过款买房,后来把房子卖了。现在你想再买,银行还是把你当二套房算。
所以差别就在这里。认房不认贷只看你现在有没有房。认房又认贷还要看历史记录。这个差别可大了,直接关系到你要多掏几成首付。
我在上海一个朋友就吃过亏。他卖了旧房想换大的,结果赶上政策是认房又认贷。首付多掏了15%,差点钱不够。所以了解当地政策真的很重要。
认房不认贷对老百姓有啥影响
这个政策最直接的好处是减轻了改善型需求的压力。你想啊,现在很多人想卖小换大。要是按认房又认贷,首付比例高,压力太大。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政策还能盘活二手房市场。因为大家卖旧买新更划算了。二手房好出手了,新房市场也能跟着活跃起来。
不过呢,也有点小问题。有些投资客钻空子。先卖房再买房,反复操作。说白了就是利用政策套利。长期看对市场不太健康。
我在写这篇时想起去年一个粉丝的故事。他本来想割肉卖房,结果赶上政策调整。认房不认贷后,他再买房能按首套算。一下省了十几万首付。所以说政策变化真的要盯紧。
不同城市政策大不同
现在全国政策不一样。有的城市认房不认贷,有的还是认房又认贷。所以你买房前一定要问清楚当地政策。
广州深圳这些地方早就改成认房不认贷了。但有些二三线城市还在观望。政策随时可能变,所以买房不能拖。
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打算换房,先去当地房管局问问清楚。别光听中介忽悠。他们为了成交,有时候会说些模棱两可的话。
还有啊,银行执行也有差异。有些银行查房严格,有些松一点。多跑几家银行问问总没错。
普通购房者该咋办
面对这些政策,我觉得最实在的办法就是做足功课。别等到签合同了才发现首付不够。那可就尴尬了。
其实呢,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多看看官方文件。别光听别人说。政策解读经常有误读,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我一般建议粉丝们:先确定自己是不是首套房资格。再算清楚首付和月供。最后再决定买不买。别被销售带节奏,冲动决策。
说白了,买房是大事。政策变化快,但核心就一点:量力而行。别为了省点首付,把自己搞得太紧张。
最后提醒一句,政策随时可能调整。最近就有消息说某些地方要收紧。所以有需求的朋友得抓紧时间做决定。当然,也别因为政策变动就盲目下手。毕竟房子不是白菜,买错了后悔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