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争夺战进入白热化
最近币圈都在问香港第三张稳定币牌照的事。我查了最新消息,香港金管局确实在推进稳定币发牌制度。说白了,这事关系到未来亚洲稳定币市场的格局。
你可能不知道,香港7月刚推出《稳定币发行人认可计划》。根据规定,发行与港币挂钩稳定币的机构需要向金管局申请牌照。第一批牌照给了GXR和Ondcny这两家。
令人惊讶的是,目前申请名单里有十几家机构排队。包括Circle、Tether、Paxos这些国际巨头。但第三张牌照具体给谁,官方还没公布。
申请门槛有多高
说实话,这个牌照要求挺严格的。需要满足几个硬性条件:
第一,必须设立香港注册实体。第二,要有至少500万美元实缴资本。第三,储备资产必须100%覆盖流通量。最后还要定期接受审计。
我在OKX工作时就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帮一个项目做合规评估,光是资产托管方案就改了8版。所以说,别看现在申请的多,真正能过审的没几个。
有趣的是,有些机构以为靠技术就能搞定。其实呢,合规才是最大门槛。比如储备资产必须放在持牌银行,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找个钱包就存。
对普通用户有啥影响
可能你会问,这跟我有啥关系?说白了影响挺大的。
1.持牌稳定币会更安全。以前发生过好几次stablecoin暴雷事件,用户血本无归。现在有监管盯着,风险小多了。
2.交易成本可能降低。你看现在USDT、USDC这些主流稳定币转账,gas费经常高得离谱。香港牌照稳定币走本地清算,手续费应该会便宜不少。
但也要注意风险。有些项目打着"即将获牌"的旗号割韭菜。我上周就遇到粉丝被这种FUD套路了,差点rekt。
接下来要盯紧啥
作为业内人士,我觉得接下来这三点最值得关注:
第一是时间节点。金管局说年底前要发首批牌照,现在都8月了,估计9-10月会有结果。
第二看技术方案。比如储备资产怎么托管,实时审计怎么做。这些细节决定项目能不能活下来。
第三留意政策变化。最近传澳门也在搞类似牌照,可能会形成竞争。搞不好两地会打"gas war"。
我个人观点是,别光盯着大厂。像Pando这些本地项目反而可能先上车。毕竟他们更懂香港监管思路,跑审批流程快得多。
普通投资者咋应对
最后说点实在的。如果你现在想参与:
1.别碰没牌照的稳定币。现在市场这么乱,安全第一。
2.关注官方消息。金管局官网每周五更新申请进度,比小道消息靠谱多了。
3.钱包要选支持港元稳定币的。我测试过,Gate.io和Binance HK已经预留了接口,等牌照一发马上能用。
说句掏心窝的话,稳定币牌照这事看着离我们很远。其实呢,它直接关系到你钱包里的钱安不安全。现在多花点时间了解,总比以后被割韭菜强。
对了,最近帮粉丝处理KYC问题时发现,很多人连基本合规概念都没有。建议大家先搞懂什么是合格储备,再考虑投资相关项目。不然很容易变成巨鲸的盘中餐。
牌照消息一有更新,我会在百家号第一时间分享。记得点个关注,别错过干货。
香港稳定币牌照发了几张?
目前香港还没发任何稳定币牌照。
《稳定币条例》8月1日刚生效。
金管局明确说过"尚未发出任何牌照"。
他们预计首批牌照要等到2026年初。
财库局局长说目标今年内发牌。
但实际首批数量会很少。
可能只有个位数。
初期监管会特别严格。
所以现在根本不存在"第三张牌照"的说法。
哪些公司在抢香港稳定币牌照?
复星国际动作很快。
8月6日郭广昌亲自带队拜访官员。
他们已启动申请流程。
还专门组建了专项团队。
中国三三传媒也宣布要申请。
打算用配股和现金储备来筹钱。
蚂蚁国际表态很积极。
说会在通道开启后尽快提交申请。
他们看中跨境支付这块业务。
其实呢,想拿牌照的企业可能不少。
但金管局说了初期只会批几个。
话说回来,现在申请还得赶时间。
9月30日前提交能优先处理。
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要过哪些关?
储备资产管理是硬指标。
必须保证用户能随时赎回。
反洗钱要求特别严格。
要做客户尽职审查。
还要持续监控交易。
财政资源得达标。
风险管理不能马虎。
企业管治也要规范。
金管局强调"先严、走稳"。
初期标准会卡得很死。
所以企业准备要充分。
建议8月31日前先联系金管局。
他们能提前给点指导。
话说回来,拿了牌照也不等于稳了。
盈利模式还在摸索阶段。
投资者别被炒作带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