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挖矿2024真相:还能赚钱吗?硬盘要报废了?

作者: 区块链-小张 2025-09-06

chia挖矿2024真相:还能赚钱吗?硬盘要报废了?

chia挖矿到底咋回事

chia挖矿不是传统那种烧显卡的挖矿。它用硬盘空间代替算力。官方说这是"绿色挖矿"。说白了就是你拿闲置硬盘参与网络。2021年刚出来时简直疯了。满世界都在抢硬盘。现在2024年情况大不同了。我亲眼见过太多朋友被割韭菜。chia挖矿早不是当年的香饽饽了。

你看现在网络空间超过200EiB。这数字听着挺唬人。实际意思是竞争太激烈了。以前1TB硬盘每天能挖0.05个XCH。现在直接跌到0.0005个。按现价算就是两分钱。说白了就是白忙活。我有个粉丝上周算账。他32TB硬盘一个月才赚40块。电费都不够。这哪是挖矿啊。纯属给电费打工。

chia挖矿2024真相:还能赚钱吗?硬盘要报废了?

硬盘真会提前报废吗

这个问题我必须说清楚。硬盘寿命确实受影响。但没某些FUD说的那么夸张。我亲自测试过三块硬盘。连续做plot确实伤盘。SSD做plot时写入量巨大。普通消费级SSD可能几个月就挂。企业级的好点但也撑不久。

有趣的是SMR硬盘反而更耐造。虽然厂商说不适合频繁写入。但实际挖矿表现不错。我建议新手用二手企业盘。成本低还能接受损耗。千万别拿新盘当矿盘。那纯粹是烧钱。我的硬盘去年rekt了两次。现在只敢用闲置盘玩玩。

chia挖矿2024真相:还能赚钱吗?硬盘要报废了?

2024年还值得入坑吗

说实话我不推荐新人入场。chia网络空间增长太快。巨鲸们都在用专业设备。散户基本没活路。我算过账。现在每100TB有效存储月收益就20多美元。买新硬盘回本要两年。这还是理想情况。实际可能永远回不了本。

令人担忧的是硬盘价格。虽然比2021年便宜。但质量也差了。很多矿工抱怨新盘半年就坏道。话说回来如果你有闲置硬盘。倒是可以试试。就当废物利用。但别指望发财。chia基金会现在主推商业应用。挖矿只是基础。长远看XCH价值可能来自支付场景。不是挖矿收益。

alternatives方案更香

chia挖矿凉了不代表硬盘挖矿没戏。有几个替代项目值得关注。Hyperspace和Flax最友好。它们是chia分叉项目。几乎不用换设备。收益比chia高30%。我上周刚帮粉丝迁移过去。操作很简单。半小时搞定。

Filecoin和Storj也不错。不过对新手门槛高。需要稳定上传带宽。Sia和Hyperspace更适合普通玩家。说白了就是chia凉了但技术还在。换个地方继续挖。我建议别死磕chia。多看看其他项目。现在gas war太狠。单守一个项目风险太大。

我的血泪建议

挖矿前先算清楚账。别光看理论收益。实际到手没那么多。我见过太多人冲动买盘最后砸手里。chia挖矿已经进入末期阶段。就像当年的比特币CPU挖矿。早该转型了。

其实呢硬盘挖矿核心是成本控制。要么用闲置资源。要么找低价二手设备。千万别贷款买新盘。那绝对rekt。我建议小规模试水。先拿几块旧盘跑一个月。看看到底赚不赚钱。记住电费是隐形杀手。很多地方电费比收益高。

最后说句掏心话。chia挖矿2024年真不香。但整个硬盘挖矿赛道还有机会。关键是选对项目控制成本。我踩过太多坑才明白这个道理。现在更关注chia的商业应用。挖矿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想赚钱得跟着项目走。死守挖矿迟早被割。话说回来投资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啊。

Chia挖矿和比特币挖矿有什么区别?

Chia挖矿其实叫"耕种"。你看它不靠算力拼电力。传统比特币挖矿耗电巨大。每个交易消耗约250kWh。Chia用的是硬盘空间证明。说白了就是用闲置硬盘容量。比特币需要专业矿机。Chia普通电脑也能参与。其实呢它不需要ASIC硬件。硬盘容量越大收益越高。回本时间也短很多。比特币回本要3-12个月。早期Chia可能20天就回本。所以很多人为此抢购硬盘。硬盘价格因此水涨船高。

Chia挖矿需要什么硬件配置?

Chia挖矿分两步走。第一步是P盘制作过程。这需要较强CPU性能。至少2核CPU比较稳妥。内存最好4G以上。临时空间要用到SSD。P盘很吃SSD寿命。101G文件消耗约2TB写入。东芝512G SSD大概9小时。机械硬盘要13小时左右。话说回来挂机阶段很省心。挂机时几乎不占资源。内存只用几十MB而已。磁盘读写也极少。所以挂机可以用机械硬盘。甚至叠瓦盘也行。但P盘千万别用叠瓦盘。

Chia挖矿的实际收益如何?

早期收益确实很诱人。100T硬盘每天产3-4枚XCH。当时价格30美元一枚。一天能赚90-120美元。成本才25美元每T。20天左右就能回本。但行情变化很快。现在价格涨到100-120美元。深圳市场"有多少收多少"。不过产量也在下降。现在100T每天只有2枚左右。市场炒作导致硬盘紧缺。1P算力价格从20万涨到40万。其实呢回本周期变长了。加上电费和硬件损耗。实际收益没宣传那么美好。小交易所还上线了期货。风险自然也跟着增加了。

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