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最近又被好几位粉丝问"合约币是不是合法"。这问题我太熟了。7年来光是交易所就踩过十几次坑。今天必须说清楚。
中国对合约交易的法律红线
2021年9月。央行等十部委发了个通知。名字很长。《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这文件划了红线。
所有虚拟货币交易都是非法金融活动。包括合约。永续合约。杠杆交易。全部踩雷。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以为只禁现货。其实合约更危险。
你看文件原文。"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被点名禁止。OKX、Binance这些大所。对中国用户关得干干净净。为啥?因为提供服务就是违法。
我见过太多人被割韭菜。还觉得自己聪明。其实早被盯上了。去年浙江有个案子。平台搞合约交易。直接判了非法经营罪。涉案1200万。
合约平台被当赌场的真实案例
更吓人的是。有些地方把合约交易直接当赌博判。湖南平江县法院去年判的BKEX案子。就是典型。
平台搞BTC合约。最高1000倍杠杆。法院认定这是赌博。员工被判开设赌场罪。最高判了五年。说白了。司法实践已经开始动真格了。
有趣的是。最高法有个指导案例。说类似操作就是"押大小"。不管叫什么名字。本质还是赌博。合约交易在这帮人眼里。和澳门赌场没区别。
我去年帮个粉丝处理冻卡。他玩合约被银行封了。申诉三次才解封。手续费亏了三千多。所以千万别心存侥幸。
个人玩合约面临的三大风险
第一个风险。你的钱不受法律保护。北京法院去年判了个案子。驳回比特币借贷纠纷。意思是亏了自认倒霉。
第二个风险。银行卡说冻就冻。反洗钱系统一检测到OTC交易。分分钟给你冻结。我粉丝群里上周又有三个被冻。
第三个风险最要命。可能被当赌博甚至洗钱。特别是玩高倍合约的。1000倍那种。巨鲸随便动动手指。你就被rekt了。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说白了。境外平台再大牌。对中国用户也没保障。去年FTX暴雷。中国用户亏了20亿。找谁说理去?
合法替代方案比你想象靠谱
其实呢。想参与波动收益有正道。我试过几个方案。都靠谱。
第一个。黄金ETF加外汇期权组合。通过正规券商就能玩。虽然没1000倍刺激。但至少钱安全。
第二个。买区块链上市公司股票。像嘉楠科技这种。虽然涨得慢。但不怕哪天被查。
千万别信那些"场外交割"广告。纯属FUD。去年上海抓了个平台。负责人直接进去了。你玩的可能是非法集资。
老司机的真心话建议
七年来我看过太多悲剧。有人亏光积蓄。有人被刑拘。合约交易在中国就是火坑。
有人问。个人玩玩总行吧?不行。司法解释很明确。即使你没开平台。频繁交易也可能被认定为"以赌博为业"。
我的建议很直接。远离合约交易。数字人民币才是正道。央行数字货币受法律保护。不像那些空气币。
最后说句真心话。投资别总想着暴富。我见过太多人想当"5U战神"。结果成了韭菜。记住。本金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监管越来越严。2023年又抓了好几起。别为了一点收益。把自己搭进去。这建议值千金。我写文章从不忽悠。都是血泪教训。
在中国参与合约币交易是否违法?
其实呢,目前在中国参与合约币交易是违法的。
你看,2017年就发布了相关公告。
明确禁止了未经授权的代币发行活动。
2021年后监管更加严格了。
所有加密货币交易都被叫停了。
包括各种合约交易形式。
官方认定这些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所以在中国境内买卖合约币风险很大。
一旦被发现可能面临处罚。
话说回来,国内完全没有合法交易平台。
全球主要国家对合约币的监管政策有何不同?
不同国家态度差别特别大。
说白了,没有全球统一标准。
有些国家比较开放,比如美国。
允许合规平台开展合约交易业务。
但要求必须遵守反洗钱规定。
还有日本、瑞士等国家也类似。
他们把合约币当作金融衍生品管理。
而中国、印度等国家直接禁止。
担心金融稳定和投资者安全。
欧盟最近出台了MiCA法案。
正在建立更明确的监管框架。
举个例子,各国政策差异很明显。
合约币交易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合约币交易法律风险特别多。
首先资金安全没有保障。
通过境外平台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其次可能违反外汇管理规定。
资金跨境流动容易触碰红线。
还有洗钱风险也很突出。
监管机构对此高度警惕。
诈骗套路在这一领域很常见。
骗子常夸大收益降低风险描述。
普通投资者很难辨别真伪。
所以参与前一定要三思。
话说回来,政策风险始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