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真实体验:老司机告诉你值不值得买

作者: 区块链-小张 2025-09-03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真实体验:老司机告诉你值不值得买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有人用过百万医疗险或者重疾险吗?这个问题我每天都能收到好几条私信。说实话,保险这东西不生病真不知道好不好用。我身边不少朋友都踩过坑。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两种保险的真实情况。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真实体验:老司机告诉你值不值得买

百万医疗险到底香不香

百万医疗险这几年特别火。保费便宜,保额高,看着很诱人。但说白了就是报销型保险。你住院花了多少,它给你报多少。免赔额一般是一万。低于一万自己掏腰包。

我有个粉丝去年买了某宝的百万医疗。结果住院花了八千,根本报不了。因为没达到免赔额。这就是坑。很多人以为买了就能全报。其实不是这样。

还有就是续保问题。很多产品说保证续保,其实暗藏玄机。一旦你生过病,第二年可能就买不了同类产品了。我见过好几个案例,都是理赔一次后被拒保。

最麻烦的是免责条款。有些病看着在保障范围内,实际理赔时发现是既往症。保险公司直接拒赔。这种情况特别多。

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真实体验:老司机告诉你值不值得买

重疾险用起来啥感觉

重疾险和百万医疗不一样。它是给付型保险。确诊合同里的大病,直接给你一笔钱。这笔钱想怎么花都行。

我表姐前年查出乳腺癌。她买了50万重疾险。确诊后保险公司很快就把钱打给她了。这笔钱她用来治病、请护工、还房贷,压力小了很多。

但重疾险也有坑。首先保费比百万医疗贵不少。年轻人还好,40岁以上买就贵了。其次疾病定义很关键。同样叫"癌症",有些早期癌症不算重疾。买了也白买。

还有就是等待期。一般90-180天。这段时间生病不赔。很多人刚买完保险就出事,结果一分钱拿不到。

两种保险怎么选

说实话,这两种保险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它们功能完全不同。百万医疗管大额医疗支出,重疾险管收入损失。

我建议优先配齐百万医疗。毕竟保费便宜,杠杆高。30岁一年就几百块。然后再考虑重疾险。保额最好覆盖3-5年收入。

特别提醒:买保险别光看广告。一定要看条款细则。尤其是免责条款和疾病定义。我见过太多人理赔时才发现保障范围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真实理赔经验分享

最近有粉丝问我,有人用过百万医疗险或者重疾险吗?我让他分享了经历。他去年住院花了12万。百万医疗报了11万。自己掏了1万免赔额。

但过程很折腾。要准备各种材料,还要等保险公司审核。前后花了快一个月。所以建议大家保存好所有病历和发票。

重疾险理赔相对简单。只要确诊符合条款的大病,材料齐全一般10天内到账。不过现在监管严了,有些需要面访。

避坑指南

买保险最容易被割韭菜。这里给几个实用建议:

1. 别在银行瞎买。有些银行推销的保险产品收益低,保障差。纯属下蛋鸡产品。

2. 健康告知要诚实。隐瞒病史可能导致拒赔。我见过太多这种案例。

3. 别信"什么都能保"的宣传。所有保险都有免赔额和免责条款。

4. 优先选择大公司产品。小公司可能理赔更麻烦。

最后说句实在话:保险不是买了就万事大吉。关键是要买对产品。建议先做好资产配置,再考虑保险规划。别把保险当成理财工具,它本质是风险管理。

如果实在拿不准,可以多问问像我这样的老司机。别等到用的时候才发现保障不全。那才叫真叫套牢

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