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doge销毁多少就停止销毁?真相让人意外!

作者: 区块链-小张 2025-09-03

babydoge销毁多少就停止销毁?真相让人意外!

新手常问的销毁误区

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这个问题。

babydoge销毁多少就停止销毁?

说实话这问题挺有意思的。

我刚入行时也这么想。

以为所有代币都有销毁上限。

但babydoge不是这么玩的。

你看很多项目会说。

销毁100亿就停。

或者达到50%总量就止。

babydoge压根没这计划。

我在币圈混了7年。

见过太多这种误解。

说白了就是想多了。

babydoge销毁多少就停止销毁?真相让人意外!

babydoge的真实销毁机制

babydoge的销毁是永久性的。

每笔交易自动销毁1%。

另外1%分给持币用户。

所以只要有交易在发生。

销毁就不会停。

这跟其他币完全不一样。

像我之前分析过的某个项目。

确实设了明确销毁目标。

但babydoge走的是通缩路线。

项目方从没提过停止点。

我在OKX看数据时发现。

他们的销毁记录一直在更新。

没有"完成"或"停止"的标记。

巨鲸们也从来没讨论过这事。

因为根本不存在这个设定。

babydoge销毁多少就停止销毁?真相让人意外!

为啥大家总问这个问题

我猜是因为FUD太多。

网上各种谣言满天飞。

有人说babydoge销毁到100万亿就停。

还有人说总量减半就结束。

rekt过的人最爱传这种消息。

其实呢这些都是假的。

项目白皮书写得明明白白。

销毁是持续过程。

没有终点站。

我在Gate.io做分析时。

看到不少韭菜因此被割。

以为快到停止点了。

赶紧冲进去接盘。

结果发现上了当。

这种心理很常见。

就像期待彩票中奖一样。

销毁不等于价格上涨

很多人以为销毁越多越好。

这想法太天真了。

销毁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市场情绪才是关键。

我见过销毁量很大的项目。

照样跌得妈不认。

babydoge销毁了那么多。

价格还是起起伏伏。

说白了销毁只是个机制。

不能保证盈利。

我之前在币安写文章时。

就提醒过粉丝别迷信销毁。

gas war期间销毁更多。

但价格反而跌了。

这种反直觉的情况很常见。

令人担忧的是

很多新手被销毁数据迷惑。

忽略了项目基本面。

给投资者的实在建议

别盯着销毁数字看了。

这没啥实际意义。

你应该关注这些。

项目团队干了啥。

社区活跃度如何。

有没有真实应用场景。

我在OKX做风险评估时。

发现这些更重要。

销毁数据容易被操纵。

但实际用例骗不了人。

babydoge最近在推新功能。

这个才值得关注。

而不是纠结销毁到哪停。

话说回来。

如果你真担心销毁问题。

不如去官网查查。

或者直接问项目方。

别听群里瞎传。

有些信息就是FUD。

我的真实看法

在我看来这种问题。

反映了新手的焦虑。

总想找确定性答案。

但加密货币哪有确定性。

我在币圈踩过不少坑。

冷钱包弄丢过。

KYC审核被拒过。

但从来没因为销毁问题rekt。

因为知道这是长期游戏。

babydoge的销毁机制挺合理。

持续销毁增加稀缺性。

但不会突然"完成"。

项目方没这计划。

所以别再问销毁多少停了。

压根不存在这事。

有趣的是

老手从来不问这种问题。

他们更关心实际用例。

我建议你也这样。

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

不然容易被FUD带偏。

记住加密货币投资要理性。

别被表面数据忽悠了。

BABYDOGE的销毁机制是怎样的?

BABYDOGE采用双重销毁模式。你看,每次交易自动销毁5%代币。这5%中2.5%用于燃烧。另外2.5%分配给持币者。除了交易销毁,还有定期大额销毁。项目方每月1号都会例行销毁。举个例子,2月1日就销毁了4800万亿。这种双重机制让代币持续通缩。话说回来,这是BABYDOGE保持稀缺性的主要手段。

BABYDOGE目前销毁了多少比例的代币?

截至2025年5月的数据。总供应量从420千万亿枚降到258千万亿枚。累计销毁了162千万亿枚。占总供应量的38.6%。项目方原计划6个月内销毁70%。但实际上现在只销毁了三分之一多。销毁进度比计划要慢一些。其实呢,这可能考虑到市场流动性问题。

BABYDOGE有没有明确的销毁停止条件?

官方没说销毁到多少就完全停止。但透露了几个可能的判断标准。当市场流通量和锁仓比例达到1:3时。或者单日销毁价值超过全网Gas费5%。社区持有1%以上代币的人也能提议案决定。项目方强调会保留至少20%基础供应量。所以销毁不会突然停止。话说回来,这有点像根据市场温度动态调整。预计到2026年会进入"低频维护模式"。

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