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扎心的真相
很多人以为发个币就能上交易所躺着赚钱。我见过太多人花几万做白皮书。结果连交易所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上交易所没那么简单。但也绝不是不可能。今天我就讲讲实操经验。不说虚的。
交易所其实分三六九等
别一上来就想上Binance。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好高骛远。你看那些新项目。90%都是从小交易所起步的。比如Gate.io、PancakeSwap这些地方。门槛相对低。费用也便宜。
主流交易所审核很严。Binance要KYC资料。还要项目背景调查。OKX更看重社区活跃度。Gate.io对中文项目比较友好。所以先从小平台开始。等有了一定交易量再冲击大所。
上币前必须搞定的硬指标
交易所最关心几个数据。第一是流动性。你得先有基本盘。至少100个真实用户。第二是交易对。建议先上USDT交易对。第三是合约安全。必须通过第三方审计。
我去年帮一个粉丝上币。他没做安全审计。结果被交易所拒了三次。后来花了8000找SlowMist做了审计。才勉强过关。所以别省这笔钱。不然更亏。
隐形门槛比明面要求更坑
交易所官网写的上币条件都是表面功夫。真正关键的是项目方有没有背景。有没有资本站台。有没有做市商支持。
我认识一个项目方。团队全是名校背景。还有几个VC背书。上Binance只用了两周。而另一个技术更强的项目。因为没人脉拖了半年。所以关系真的很重要。
另外交易所现在特别怕FUD。如果你社区管理不好。总有人唱空。基本过不了审核。我建议先养好社区。至少保持日活1000人。
费用比你想象的贵多了
很多人以为上币就交个 listing fee。其实还有隐藏成本。比如Binance上主站要50-200万美金。这还只是起步价。
Gate.io相对便宜。但也要5-30万。而且必须用平台币支付。OKX还要收gas费。再加上做市商费用。实际成本至少翻倍。我见过有人被坑得差点破产。
更坑的是有些小交易所收了钱不上币。或者上了就下架。建议先找中介。虽然要抽成。但至少有保障。我自己合作的中介抽15%。但成功率90%以上。
冷钱包差点让我rekt的教训
说个我自己的惨痛经历。去年帮朋友上币。合约地址填错了。导致代币转不到交易所钱包。差点被当骗子处理。后来花了三天时间才解决。
所以上币前一定要测试小额转账。别像我一样慌得满头汗。交易所客服也不会管你。他们只看结果。
最后说点实在话
上交易所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见过太多项目上了交易所却没交易量。最后归零。
建议先做好产品。积累真实用户。别光想着割韭菜。现在交易所查得严。FUD多了直接下架。踏踏实实做项目才是王道。
话说回来。如果你真想上交易所。建议先从小平台试水。别一上来就想上币安。成本太高容错率太低。实在搞不定可以找我聊聊。我手头有几个靠谱的中介资源。但记住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没有白上的交易所。
币上交易所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想把自己的币上交易所,得走几个步骤。
先做好项目准备工作。
确保项目合规又有创新点。
组建个专业团队很关键。
包括技术、市场和法务人员。
然后选个合适的交易所。
看它知名度高不高。
用户基础大不大。
交易量多不多。
准备好申请材料提交。
白皮书、团队介绍都要有。
交易所会审核你的项目。
评估合不合规,有没有前景。
审核通过后要技术对接。
确保币能在交易所正常交易。
最后交易所发上币公告。
用户就能开始买卖了。
上交易所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上交易所条件挺多的。
首先技术要过关。
交易所会检查代码安全性。
智能合约不能有漏洞。
团队背景也很重要。
交易所会查成员经验。
合规性必须达标。
得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社区活跃度要看重。
用户参与度要高。
市场需求不能少。
得有足够的人想交易。
持币地址有要求。
有些项目要求最低2.5万个地址。
安全审计不能少。
得有专业机构做审计。
其实呢,不同交易所要求不一样。
得提前了解清楚。
上交易所需要支付哪些费用?
上交易所得花钱,这是事实。
上市初费是第一笔。
不少交易所都收这个。
费用高低看项目大小。
交易手续费是持续的。
每笔交易都要抽成。
比例看交易所规定。
合约交易还有资金费。
这个费用会变动。
技术对接也可能要钱。
API集成要花成本。
推广费用不能少。
想让更多人知道,得投广告。
话说回来,费用差别挺大的。
得提前问清楚再决定。
其实有些小交易所费用低。
但大交易所用户多,流动性好。
得权衡利弊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