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到底是什么?别被黑话吓住
很多新手看到PB就懵了。说白了,PB就是市净率的缩写。全称叫Price to Book Ratio。其实就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净资产。这个数字能看出股票贵不贵。
我刚入行时也搞混过。有次把PB说成市净值,被领导骂得狗血淋头。其实呢,每股净资产就是公司总资产减去负债后,平均到每股市值。PB=1时,股价等于净资产。低于1就是破净。高于1就是溢价。
你看银行股经常PB不到1。而科技股动不动就3-5倍。这很正常。不同行业标准不一样。说白了,重资产行业PB低些。轻资产的可以高点。我曾经在券商营业部,客户老问我PB破1是不是捡便宜。其实不一定。
为什么老司机都看PB?实用价值在这
PB是个简单粗暴的估值工具。价值投资者最爱用。低PB股票可能被低估。但话说回来,太低了也可能是坑。我见过不少PB0.8的股,结果越跌越深。因为资产质量差,都是烂账。
有趣的是,银行股PB常年在0.7-1倍晃悠。这在其他行业早被当成垃圾了。但在金融圈很正常。因为银行杠杆高,账面净资产和实际价值差得远。所以不能死盯PB。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小白光看PB就抄底。结果被割韭菜。其实呢,得结合ROE看。比如PB1倍但ROE20%的公司,比PB0.8但ROE5%的强多了。这个经验是我踩坑换来的。
用错PB会踩大坑,这些细节要注意
PB有个大毛病。它不看资产质量。我之前推荐过一只煤炭股。PB才0.6倍,看着超值。结果半年后爆雷。因为存货全是积压煤,实际价值打对折。说白了,PB算的是账面数,不是真实值。
还有科技公司更麻烦。像某些互联网企业,PB动不动10倍以上。表面看贵得离谱。但人家轻资产运营,账上现金多。这时候PB参考价值就低了。得结合市销率看。
话说回来,行业差异必须重视。制造业PB2倍算正常。但放到消费股身上可能就高了。我见过新手拿茅台和钢铁股比PB,闹了大笑话。其实呢,得同行业横向对比才有意义。
实战技巧:我的PB使用心得
说点实在的。我选股时会设PB阈值。比如银行股PB低于0.8考虑。但必须满足股息率5%以上。这样安全垫厚。真要跌也不慌。这招在熊市特别管用。
还有个窍门。看PB历史分位数。比如当前PB处在10年低位,可能有修复机会。但得确认基本面没恶化。我去年就靠这招抓住了某电力股,赚了30%。
其实呢,PB单独用风险大。我习惯搭配PE和股息率。三指标结合更靠谱。比如低PB+低PE+高股息,基本是下蛋鸡。不过现在市场有效,这种好票越来越少了。
最后提醒。PB破1不等于马上涨。可能长期横盘。我见过某地产股PB0.5倍躺了三年。所以别光看PB就all in。资产配置才是王道。话说回来,你最近有遇到PB相关的困惑吗?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