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会查女朋友档案吗,大学生赴部队农场锻炼,别小看档案鉴定!一句话就能毁前程

2023-03-22 10:59:03 婚恋情感 茜茜

大学生连记事50

部队会查女朋友档案吗

在计划经济年代套数多,举凡体制中人都有一如影随形的档案记录着你一生的功过得失和行动轨迹。那时,每个人在离开原单位进入新单位前都必须有个原单位对本人的鉴定进入档案,这档案相当神秘,虽记录的全是你个人的事,你压根就不知道那鉴定里写着什么,终其一生你也无法知道那档案里装着什么。因为这档案只有组织里具有相当级别的人才能翻阅查看,所以才有“组织对你了如指掌,而你对组织却一无所知”之说。总之,这档案是非常了得的东西。第一次知道这东东的厉害,还是在特殊年代批判系总支书记大会时,反戈一击的系秘书说出了系里这样一件事:说某年某月某日在系里某地发现了一标语,这总支书记通过对笔迹,查平时表现和本人历史初步怀疑是詹某、黎某等所为,但最终又没有证据说明就是他们干的,此事一直拖至毕业都未能结案。最后,这总支书记在詹某和黎某的档案里写道:“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现一标语,系里怀疑或与此人有关。”他们分配到单位后,单位领导看着这既不肯定说有又不否定说无的“结论”非常难办,于是采取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做法,遂继续将詹某、黎某当作怀疑对象“内控使用”。就是这“莫须有”的东西,活活断送了詹某、黎某等人的前途。你别小看了这档案,往往在档案里只是轻飘飘的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就能废你武功,毁你前程,要你小命!所以,提到档案往往叫人魂不守舍底气不足。

重新部署迫在眉睫,部队必须像往常一样给每个人写鉴定。 因为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和前途,连长说要写得好。 但是,到了新年才交接。 很多人的名字也还说不上来。 更不用说为他写鉴定了,严格地说,这个鉴定怎么写他们的心情都是深不可测的,叫大家先写自我总结,再根据自我总结来写。

待看了五花八门的自我总结后,他们发觉平素表现很一般的人竟是洋洋洒洒数千言,把自己写成了雷锋、王杰、欧阳海,而一向苦干实干的人却是三言两语,交差了事。连里认为不妥,统统打回重写,并要求先在班里通过。这下,原先张狂的人不再放肆,而原本就低调的人依旧谦虚谨慎。连里认为,未能如实反映出部队再教育的成果,要求重写。

要减少来回串里,索性把“高举伟大红旗”作为鉴定的重中之重,求互评功并,求方向、评团结、评干劲、评自信、评自尊

为了不要再被耍得团团转,大家都不谦虚,写得好。 而且,在班里读的时候好到连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班里的同学觉得还不够。 而且,我真诚地帮助你一字一句地挖掘你的光芒。 你心潮澎湃,脸发热,背上出汗。

虽然很奇怪,但当时只是这样的评价。 或者说,彼此都那么吹捧,我本来就觉得不应该当真。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全班焕然一新,人人精神饱满,大家心情舒畅,仿佛沐浴在春风中,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留下了人生中最深刻的印象和最好的回忆。

解放军是所大学校,我们在里面学到许多东西,其中最让人受用终生的便是这屡试不爽的“坚持以表扬为主”一条了。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彰显自己,不必否定他人,颂扬别人无异在彰显自己,而堵塞别人的生路往往就意味着断了自己的归路。凭着“坚持以表扬为主”这一条使我们在以后人生的旅途中天堑变通途,使原来许多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就变得简单和温暖起来,从而平安地化解了许多人与人间的恩恩怨怨。

但是,“人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何况,那时只是一个原则,在信奉斗争哲学的时代,连里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班级都能行得通的。 例如,在经常钉钉子、铆钉的8班(上海班),就被放得很浅。 原因是,一条心的自我鉴定太高了,班上认为“和事实大不相同”。

汪摩雅来自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在一所大学里他一个人来到孟定,感受到了它的真诚,将其视为难得的人才,特别是被任命为卫生员。 傣族人管医生叫“吃货”,有人管小王叫“吃货”。

汪摩雅是个白面书生,为人随和,不像城府深刻理解装傻的人,当然也少不了懒惰。 大家都喜欢讨好他,见他走在拐角处,只背着药箱一步三步地摇过来,生病的人和生病的人都围了上来。

汪摩雅问:“哪里不舒服?”

是的。 “饭前想吃饭,饭后不想吃饭。 ”。

汪摩雅知道他们又在胡说八道,认真地开了一张方子,信中说:“九块酵母粉,每天三次……” 旁边热闹的人应了声,“多喝热水,不要吃辣椒。 如果不好的话,再来看。 ”最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有些人趁他在药方上兴风作浪,赶快把药箱拿走,各取所需。 汪摩雅见状,非常夸张地扑在药箱上,“怎么能这样! 你怎么能这么做! ”这叫声让人想起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

这个汪摩雅不仅这样可亲讨人喜欢,而且工作很不检点,从里到连长、指导员都像厕所一样后,只能用树叶石头解决问题,唯独他用的是纱布和棉球!

汪摩雅曾自我解嘲道,行医这一行当在旧社会叫“自由职业”,是要走村串户的,于是平素便背着药箱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真个自由起来,参加班里劳动的时间自然便少了许多,这就成了“害怕劳动,逃避锻炼”。汪摩雅利用职权用纱布、棉球擦屁股,当然就是损公肥私,是典型的小资了。而药品任人取用,便成了对工作极端的不负责任……

总之,在阿拉们眼里,这一团乱麻,是一个畏难、畏累、没有责任感的无神之徒,鉴定上又是怎样的神圣字句呢?

这汪摩雅就像一个人走进了羊群,而且,尽管别人说的话毫无道理,但事实上却有三五点。 但一时抬不起头来,说不出话来,只好对其进行几次自我鉴定,班上认为基本符合实际的才算合格。

里见汪摩雅的鉴定也很惨,本想去当班工作,但一见众怒,只好作罢。 如果那个鉴定真的进了汪摩雅的档案,汪摩雅哪里能吃到好水果,过上好日子呢!

半个世纪过去了,没听过汪摩雅的消息。 汪摩雅,别平安过来!

那些杀害鞑靼人的阿拉,可以心怀敌意。 不手软啊。

我们写鉴定那段时间陈干事正在隔壁的喷火连和防化连忙着,忙过之后方回来看了鉴定,甚为不满。他道:“怎么都拔得这样高呢?人人都成了杨子荣、郭建光,这可能吗?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除了沙漠之外,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你们这鉴定写的都个个一样,百人一面,哪里符合事实?”虽然言之凿凿,落地有声,怎奈大家都已经知道陈干事是一精力过剩,向来喜欢花样翻新卖弄学识的人,都不愿再受他的折腾,连里亦哼哼哈哈不置可否起来,于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陈干事只落得自说自话、自讨没趣,此事遂不了了之。末了,回过头再说说档案那事,所幸这些东西没有像我们的父辈那样如影随形一辈子,仅仅在我们每个人的档案里呆了不过十年左右就欣逢盛世,就被一风吹去,逐一销毁了。所以,今天的60后、70后乃至00后都没有再受这厮的困扰,以致有的压根就不知道还有“档案”这东西。当然,如果当年在销毁时你有幸能见到档案里的那些东西,你顿时就会怒发冲冠,血压上升,不会再高唱什么“春风吹散阴霾,岁月淘去前嫌”,你会没了修养,急着要去与他问个清楚,说个明白。但是故人已乘黄鹤去,一切都已物换星移,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连他流落何方都不知道,你又能与谁评说?徒增一腔怒火,空悲切!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声明:九心理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caozl@nbrj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