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纠结借记卡储蓄卡哪个好?
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说真的,这问题有点像问"苹果和苹果哪个更甜"。
我干了7年金融观察。说实话,借记卡和储蓄卡根本就是一回事。银行喜欢叫储蓄卡,国际标准叫借记卡。就像可口可乐和Coca-Cola的关系。
银行柜台小姐姐经常说"办张储蓄卡吧"。但卡面上印的是"Debit Card"。这不就是借记卡吗?
你要是不信,翻翻自己钱包里的卡。是不是都写着"借记卡"三个字?但银行APP里又叫它储蓄卡。
为什么会有两种叫法?
银行系统有点乱。早期国内叫储蓄卡。后来和国际接轨,改叫借记卡。
但老百姓习惯了储蓄卡这个说法。银行为了方便沟通,两种说法都在用。
就像支付宝和蚂蚁金服的关系。表面不同,实际是一家。
我去年帮粉丝处理过类似问题。有个老哥跑了三家银行。说要比较哪种卡好。结果发现三家给的都是同一种卡。
记住:借记卡=储蓄卡,没有区别。
办卡前必须知道的三个坑
很多人以为办卡很简单。其实暗藏玄机。
第一,年费问题。很多银行说"免年费"。但仔细看条款,要求季度日均余额5000。达不到就收3元/月。
我见过太多人稀里糊涂被扣钱。去年帮一个粉丝追回了2年年费,整整72块。
第二,小额账户管理费。这个比年费更隐蔽。很多银行对低于500的账户收费。
第三,ATM跨行手续费。有些银行每月前5笔免费。超过就要3-5元。经常取钱的人要注意。
有趣的是,国有大行在这方面反而更坑。股份制银行优惠更多。比如招商、平安这些。
选卡要看这三点
既然卡都一样。重点是看哪家银行的卡更划算。
第一,免年费条件。有的银行刷520就免年费。比看余额友好多了。
第二,手机银行体验。现在谁还跑网点啊。我推荐选APP好用的银行。比如工行虽然网点多,但APP难用到哭。
第三,附加服务。有的卡送机场贵宾厅。有的送保险。我之前写的"下蛋鸡"理论就适用这里。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被银行推销员忽悠办了信用卡。结果年费交了,卡却没用上。
说白了,办储蓄卡(借记卡)就看三点:免年费容易不、APP好用不、有没有白嫖的附加服务。
我的实操建议
看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办?
1.别被名字绕晕。记住储蓄卡就是借记卡。
2.优先考虑常用支付平台合作的银行。比如你天天用支付宝,就办网商银行的卡。微信多就考虑微众。
4.别办太多卡。三张足够:1张工资卡,1张日常消费,1张备用。
我之前踩过坑。办了5张卡,结果3张成了睡眠户。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征信。
现在监管严了。2023年起每人只能开4张I类账户。所以选卡要慎重。
其实呢,卡好不好关键看你怎么用。再好的卡乱透支也是白搭。
记住我的话:储蓄卡是工具,不是玩具。理性使用才能避免被割韭菜。
对了,最近有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钱包。这个可以关注下。但传统借记卡还是主流。
看完这篇文章,你应该明白借记卡跟储蓄卡哪个好了吧?说到底,它们根本就是一个东西。重点是怎么选到适合自己的银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