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不是雨燕也不是霉霉
SWIFT中文名有两个版本。官方标准译法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有些地方写成"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你搜百度就知道了。别被带跑偏。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以为是Taylor Swift。粉丝还开玩笑说"霉霉制裁俄罗斯"。其实呢。纯属搞笑。金融圈老司机都懂。SWIFT和唱歌的霉霉半毛钱关系没有。
查资料发现。这组织1973年成立的。总部在比利时。全球11000多家金融机构在用。覆盖200多个国家。说白了。就是银行专用的"微信群"。
本质:银行间的电报系统
SWIFT干的事特别简单。就是传消息。你看啊。A银行要给B银行打钱。总得说清楚金额、账号这些吧?以前靠电报。又慢又贵。
现在用SWIFT。就像发加密短信。格式统一。不能乱写。比如汇款必须用MT103报文。清算得用MT202。银行柜员天天和这些代码打交道。
重点来了。SWIFT不碰钱。只传指令。有人说是"跨境支付系统"。这说法不准确。容易误导。真正的钱。还得走各国清算系统。比如美国的CHIPS。中国的CIPS。
热点:为啥总上新闻?
最近几年。SWIFT老上头条。2022年踢了俄罗斯部分银行出去。当时闹得挺大。美国说这是"金融核弹"。
你猜怎么着?其实没那么神。被踢掉的银行。还能用其他渠道。比如改走中国CIPS。或者走代理行。就是手续费贵点。到账慢点。但没到"断血"程度。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各国都在搞备胎。中国推CIPS。欧洲弄TIPS。印度搞INSTEX。以后SWIFT可能没那么霸道了。复利效应慢慢就显现了。
老司机提醒:三个常见坑
第一个坑。把SWIFT码当账号。新手总问"SWIFT码填哪里"。其实呢。这码就像银行身份证。只用来定位。汇款还得填具体账号。
第二个坑。以为能实时到账。跨境汇款经常要2-3天。为什么?因为中间要经手好几家银行。每家都得审核。可能还"漂单"。
第三个坑。说SWIFT是美国的。错得很离谱。它归全球银行管。美国股东占股20%左右。欧盟占40%多。中国工行建行都是大股东。
说白了。SWIFT就是个通信工具。制裁它等于断网。但网断了还能用对讲机。金融老手都懂。没有绝对安全的"下蛋鸡"。资产配置得分散着来。
最后提一嘴。查资料时发现有人写"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也有人写"电讯协会"。其实两种都对。银行内部文件常用"电信"。媒体爱用"电讯"。别纠结这个。重点搞懂它干啥就行。话说回来。下次看到新闻。至少不会当成霉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