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泛滥时代,你真需要那张纸吗?
最近后台好多粉丝问人力资源证含金量高不高。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被各种培训机构忽悠过。他们说"一张证=月薪涨3000",结果呢?市场根本不买账。
人力资源领域证书确实多。国家人社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以前挺火。2019年后改革了,现在主要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四级到一级的分级。
令人担忧的是,市面上证书五花八门。什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总监证,名字听着高大上。其实呢?很多就是花钱买证,考前发答案那种。这种属于典型的割韭菜套路。
企业HR怎么看这些证书?
我采访过几位大厂HR总监。他们说证书只能当敲门砖。真正重要的是实操能力和项目经验。有个HR朋友坦言:"简历上证书太多反而显得你不踏实。"
有意思的是,国企和外企态度不太一样。国企比较看重国家认证的证书。外企更关注你的英语能力和实际案例。私企嘛,直接问你"上个月做了几个招聘项目"。
我朋友小王去年考了SHRM证书。花了两万多。结果入职后发现,老板只关心他能不能快速招到人。证书?放抽屉吃灰去了。
哪些证书真有点用?
别急着扔钱。这几个证书还算靠谱: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到一级)。虽然退出国考了,但有些地方补贴还在。考了能领1500-2000块补贴。
劳动关系协调员。这个比较实用。处理劳动纠纷时能用上。有些地区还能领补贴。
薪税师证书。最近几年火起来的。专门搞薪酬和税务的。适合想走专业路线的。
记住啊,证书只是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不能当饭吃。真正值钱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证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公司认不认这个证?我见过有人考了国际注册人力资源专家,结果公司没听说过。
第二,考完能涨工资吗?说实话,多数企业不会因为一张证就给你加钱。除非是硬性要求的岗位。
第三,时间花得值不值?备考时间够你做几个招聘项目了。有些HR把考证时间用来拓展人脉,反而升得更快。
话说回来,考证不是坏事。关键要看投入产出比。花5000块考个没人认的证,不如把钱投在专业书籍和行业会议上。
实战经验比证书香多了
我在猎头公司做过兼职。发现企业最想要的是能落地的人。比如:
- 你会不会用招聘系统?
- 有没有处理过批量裁员?
- 能不能设计绩效考核方案?
这些哪是证书能教的?得真刀真枪干。有个学员跟我学劳动法实操,三个月搞定20个劳动纠纷案例。现在工资比持证的同事高30%。
说白了,人力资源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证书顶多算敲门砖。想真正下蛋,还得靠真本事。
最后提醒:别被"包过""高薪就业"忽悠了。人力资源行业没有捷径。踏踏实实积累经验,比啥证书都强。毕竟老板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不是持证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