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在银行里真的安全吗?
很多人觉得钱放银行最保险。其实呢,这种想法太天真了。你看现在通胀率4%左右。钱放银行一年定期才1.5%的利息。说白了,你的钱每年都在悄悄缩水。
去年100万现金,今年只值96万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实实在在的购买力下降。我有个粉丝去年存了50万,今年取出来发现连房价首付都差了一截。
银行理财也一样。表面看收益4%,扣掉通胀和税费,实际收益可能为负。这叫什么?这就是"隐形割韭菜"啊。
房子真的能抗通胀吗?
大家总觉得房子能保值。过去20年确实如此。但时代变了。现在房地产已经告别"下蛋鸡"时代。很多城市房子开始"漂单"了。
我去年调研过几个二线城市。有个朋友2019年2万/平买的房,现在才涨到2.3万。表面看涨了15%,但算上贷款利息、物业费、维修费,实际收益微乎其微。
更关键的是流动性差。你想卖房?挂牌半年都找不到买家。这种"窄幅"市场,房子反而成了"套牢"资产。
什么情况下钱比房子更保值?
令人惊讶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现金反而更保值。比如经济下行期。现在央行连续降息,货币宽松政策让现金更值钱。
我认识一个老股民,2021年把房子卖了拿现金。结果躲过了2022年楼市大跌。他现在拿着现金等"洗盘"结束,准备抄底。
通缩环境下现金才是王道。想想2008年金融危机,有多少人因为手里有现金而捡到"大白菜价"的资产。
什么情况下房子更保值?
长期来看,核心城市优质房产还是有优势的。但要注意,我说的是"核心城市",不是小县城。
北京上海这些地方,好地段的房子依然坚挺。但你要是买了鹤岗的房子,那就是"破位"下跌了。
有趣的是,现在房产税试点扩大。持有成本变高了。以前房子是"免赔额"资产,现在得算算税后收益。
我在深圳的朋友去年买了学区房。虽然单价高,但租售比达到3%以上。算上租金收益,其实比存款强多了。
老司机的真心话
在我看来,纠结"钱和房子哪个更保值"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资产配置才是关键。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的建议是:30%优质房产+30%稳健理财+20%现金+20%权益类资产。
最近有个粉丝问我同样的问题。我直接告诉他:别想着"牛市"永远在,也别怕"踏空"。保持流动性,才是当下最重要的。
说白了,没有永远保值的资产,只有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你现在的情况才是决定因素。
给普通人的三个建议
第一,别all in房产。现在不是2016年了。"花户"操作风险太大。
第二,现金别傻存定期。研究下货币基金、国债逆回购。虽然收益不高,但比定期强。
第三,提升自己才是最好的"复利"。我见过太多人研究"AB贷",不如花时间提升赚钱能力。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还在用十年前的思维做资产配置。时代变了,思路也得变。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保值不是目的,让钱为你工作才是王道。你现在最该做的,是搞清楚自己的财务目标,而不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