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利息到底啥概念?先搞懂再说
很多粉丝问我2分利息法院认不认。说白了就是月息2%,年化24%。这在民间借贷里很常见。
其实呢银行贷款利率没这么高。但私人借钱经常这样算。有人觉得划算,有人觉得坑。
你看现在网贷平台利率都标得明明白白。但熟人之间借钱经常口头说个"2分",连借条都不打。
法院到底认不认2分利息?关键看时间
2020年8月20日是个分水岭。这天之后起诉的案子,法院按新规则判。
以前年化24%以内都认。现在LPR的4倍是上限。2023年LPR是3.65%,4倍就是14.6%。
所以现在月息2分,年化24%法院不全认。超过14.6%部分打官司要不回来。
有意思的是2020年8月前的案子还按老规矩。那时候24%以内都ok。很多人不知道这区别。
实际判例告诉你真相
我查了最近判例。有个案子借了10万,约定月息2分。法院只支持了年化14.8%。
借款人多付的利息可以抵本金。这叫"超额利息返还"。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被忽悠。中介说"2分很常见",结果打官司吃了大亏。
还有种情况更惨。借条写"月息2分",实际到手只有9万。这种"砍头息"法院直接按实际到账算本金。
怎么避免踩坑?老司机给你支招
第一借条要写清楚。别光写"2分",得注明是月息还是年息。最好直接写年化百分比。
第二利率别超红线。现在14.6%是安全线。超过部分法院不保护。
第三保留转账记录。现金交付很难证明,最好银行转账。说白了就是"留证据"。
有个粉丝上周问我:朋友借钱说好2分,还了半年不认账。因为没借条,法院直接判没这回事。
特殊情况要注意
逾期利息可以另算。但总共也不能超LPR4倍。别以为拖着不还会让利息翻倍。
职业放贷人更惨。法院可能认定合同无效。本金得还,但利息一分不给。
有趣的是有些地方法院执行尺度不一样。江浙沪抓得严,中西部可能松点。但大方向全国统一。
我的建议:别光看利息高低
在我看来2分利息现在真不划算。出借人收不到全额,借款人压力也大。
不如找个合规平台。支付宝借呗、微粒贷这些,利率明明白白。虽然可能低点,但省心。
要真想赚高收益,不如研究下可转债。虽然也有风险,但比民间借贷靠谱多了。
最后提醒:借钱不是买菜。该签合同签合同,该打借条打借条。别等出事才后悔。
说白了现在法院对高息借贷管得严。2分利息超过部分基本打水漂。想安全收利息,还是得按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