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缩写绕晕了
很多粉丝私信问我"1CNY等于多少RMB"。说白了这问题就像问"1米等于多少公尺"。CNY是人民币的国际标准代码,RMB是人民币拼音首字母。就像支付宝账户和银行卡都存着你的钱,只是名字不同。
其实呢国际金融圈都用CNY代表人民币。你在外汇平台看到USD/CNY,就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但老百姓日常说RMB更顺口。银行柜员要是说"CNY100",大爷大妈可能得愣三秒。
真有人在割韭菜
上周有粉丝踩坑。某境外平台显示"1CNY=0.98RMB",吓得他赶紧截图问我。结果发现是骗子把CNY标成柬埔寨瑞尔(虽然柬埔寨货币代码是KHR)。这种套路常见于野鸡交易所,专坑金融小白。
记住这个铁律:1CNY永远等于1RMB。就像1块钱永远买1块钱的东西。要是有人跟你说汇率有差,99%在玩文字游戏。去年就有平台把人民币标成RMB,虚拟币标成CNY,悄悄多收3%手续费。
银行柜台的潜规则
在工行换汇时发现个细节。柜台价目表写CNY,但口头都说"人民币"。招商银行APP里货币列表用CNY,客服电话却说RMB。其实都是一码事,就是不同场景用不同叫法。
上周帮粉丝查外汇牌价。中行现汇买入价720.5,这个720.5指100美元换多少人民币。注意这里不用CNY/RMB说法,直接说"人民币"最稳妥。跨境支付时SWIFT报文必须用CNY,但对账单显示"人民币"。
新手容易踩的坑
看到某宝理财页面写"预期年化3.5%(CNY)",有粉丝问能不能换成RMB算。这就像问"苹果手机能不能当安卓用"。货币代码只是记账符号,实际价值完全一样。
前两天还有人问"支付宝余额是RMB还是CNY"。说白了你手机里数字就是钱,管它叫猫币狗币,能扫码买菜就行。不过正规平台都标CNY,街边小店才说RMB。
老司机的血泪教训
2018年在某境外券商开户,入金显示"RMB账户",出金变成"CNY账户"。差点以为被吞钱了,折腾三天才搞明白。后来发现是系统自动转换,根本不存在汇率差。
现在看到带CNY/RMB的广告就警惕。上周还刷到"人民币贬值预警!CNY暴跌"的标题党。点进去发现把美元指数涨说成人民币跌,纯粹是流量套路。
说到底记住三点:CNY是官方身份证,RMB是小名,实际购买力完全一样。下次再看到"1CNY=?RMB"的标题,直接划走——这要么是知识盲区,要么在割韭菜。毕竟连央行汇率中间价都只报"人民币",哪来两个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