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当冤大头!初创公司最爱坑这几类人
我写财经文章7年了。每天都有粉丝问我,初创公司到底靠不靠谱。说实话,这行水太深。今天我就说说,初创公司一般骗什么人。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年轻人第一个坑就是栽在初创公司上。不是所有初创都骗人,但套路真的多。
第一类:想暴富的小白投资者
这类人最爱听"下一个独角兽"。你看啊,什么"区块链+AI+元宇宙"项目一出来,就有人冲进去。割韭菜就喜欢这种。他们连BP(商业计划书)都看不懂,就敢all in。
说白了,初创公司融资时最爱这种人。给点甜头,比如早期股权。其实呢,这种股权99%是废纸。等公司真上市,你那点股份早就被稀释得找不着了。
我有个粉丝,把买房钱投了个"共享充电宝2.0"。现在项目黄了,钱也没了。这就是典型的踏空又套牢。
应届毕业生存钱不多的
初创公司招人时特别会画饼。什么"期权""未来上市"。很多大学生一听能当股东,工资少点也愿意。
结果呢?加班到凌晨是常态。说好的期权,要么设置超高门槛,要么直接不兑现。我见过最狠的,员工干两年,期权还没到手公司就破产了。
这种就是典型的"老鼠仓"思维。老板自己先捞够,员工就是下蛋鸡。等鸡不生蛋了,直接宰掉。
退休大爷大妈想理财的
现在有些P2P变种,打着"支持创新企业"的旗号。忽悠老年人投钱。说什么年化20%,稳赚不赔。
破位的时候,这些平台直接跑路。大爷大妈连告都不知道去哪告。最惨的是用养老金投的,血本无归。
我建议老人家,理财就去银行买国债。别听什么"互联网金融新玩法"。那都是花户套路。
怎么避免被割韭菜?
第一,查工商信息。天眼查用起来。看股东是谁,有没有不良记录。
第二,别信高收益。记住,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10%基本就是骗局。
第三,合同要看清楚。特别是期权协议。找律师看看,花几百块能省几万损失。
说个真实案例。有家公司说要造飞行汽车。结果办公室是租的,团队就三个人。这种一看就是漂单项目。
最后提醒
初创公司不是不能碰。关键是擦亮眼。别被"颠覆行业""改变世界"这些词忽悠了。
我在百家号写过,真正的好项目,老板不会急着圈钱。他们会先做出产品,再谈融资。
现在市场上90%的初创都是凑数的。牛市的时候更得小心。洗盘洗得狠,散户死得快。
话说回来,投资这事急不得。资产配置要合理,别把所有钱押一个地方。
记住我的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想赚钱,先保住本金。这是老司机的经验。
最近又曝出好几家初创跑路。大家多留个心眼。有拿不准的,评论区问我。我帮你看看是不是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