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常犯的误区:以为EPS越高股票越香
很多小白刚入市就听说"每股收益越高越好"。这话听起来挺有道理。毕竟公司赚得多,股东分得也多嘛。我刚入行时也是这么想的。结果差点被割了韭菜。
其实呢,EPS高不一定就是好股票。就像去相亲,不能光看对方工资高就结婚。还得看其他条件。投资也是这个道理。
你查财报时肯定见过EPS这个指标。每股收益=净利润÷总股本。表面看数字越大越好。但这里面水很深。我见过EPS很高但股价一直跌的公司。也见过EPS不高但股价一路狂飙的。
EPS高背后可能藏着这些坑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公司EPS高是靠变卖家产来的。比如卖楼、卖设备。这种"一次性收益"不具有持续性。下个季度EPS可能就断崖式下跌。
还有的公司玩"回购股票"把戏。减少总股本,EPS自然就上去了。但公司实际盈利能力没变。这叫"数字游戏"。
更坑的是"财务造假"。有些公司虚增利润,EPS看起来很美。等真相曝光,股价直接破位暴跌。我踩过这种坑,整整套牢半年。
有意思的是,有些成长型公司EPS很低甚至为负。但市场看好它未来。比如早期的茅台、腾讯。如果只看EPS,你早就踏空了。
光看EPS炒股?你太天真了
在我看来,只盯着EPS炒股就像只看体重选对象。你得综合考虑其他指标。
首先要看EPS增长趋势。连续几年稳步上升的才靠谱。忽高忽低的要小心。最好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别人家EPS 1块很正常,你家0.8就觉得牛,其实可能垫底。
其次看市盈率(PE)。EPS高但PE也高,说明股价已经透支了。这种容易"漂单"。我建议找EPS稳步增长且PE合理的。
还要看现金流。利润可以做假,现金流很难造假。如果EPS高但经营现金流为负,大概率有问题。
说白了,EPS只是众多指标中的一个。跟市净率、ROE、毛利率等要一起看。单一指标做决策,迟早被市场教育。
老司机的实战建议
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不想看到粉丝再踩坑。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
第一,别只看EPS绝对值。要看增速和质量。持续稳定的增长才是真本事。
第二,结合行业特点看。银行股EPS通常高,科技股可能低但增长快。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警惕"异常高"的EPS。特别是突然比同行高出一大截的。很可能有猫腻。
第四,关注EPS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主业增长还是变卖家产?是真实盈利还是财务技巧?
第五,长期投资看趋势。短期波动别太在意。我的经验是持有3年以上再看效果。
其实呢,投资最怕的就是简单粗暴。很多人就想找"万能公式"。但市场没这么简单。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只看EPS高位接盘,结果深套其中。
别让高EPS迷了眼
记住:好公司不一定EPS最高,但高EPS背后一定有故事。
投资是门学问,需要全面分析。别被表面数字迷惑。多看财报,多做功课,才能避开那些"纸面富贵"。
我建议新手先从指数基金开始。等有经验了再选个股。别一上来就想着抓"下蛋鸡",结果自己成了"被割的韭菜"。
最后提醒大家,市场永远有机会。但钱亏了很难赚回来。所以宁可错过,不要做错。这句话我写了七年,依然觉得很有道理。
你看,投资哪有那么简单?但只要不犯低级错误,慢慢学习,总能跑赢市场。毕竟,复利的威力比短期暴利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