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金所现状到底如何
说实话最近收到不少粉丝问陆金所的问题。大家最关心的就是2025年还能不能在陆金所理财。
先说重点。陆金所确实在转型。2023年它已经不是以前的P2P平台了。现在持有金融资产服务牌照。
我查了最新资料。陆金所控股2023年财报显示。他们正在做业务调整。P2P业务早就清零了。
目前主要做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但规模比以前小很多。监管要求很严格。所以产品种类也少了。
2025年理财可能性分析
2025年还能不能理财?这个问题得看情况。
目前陆金所APP还在运营。但产品主要是基金和保险。收益率普遍不高。大概2%-4%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一直在规范互联网金融。2023年底新规要求。互联网平台不能代销高风险产品。
所以2025年陆金所可能还在。但能买的理财产品会更少。大概率只剩下公募基金和保险产品。
有意思的是。陆金所最近在发力海外市场。但对普通用户影响不大。门槛太高。普通人玩不起。
理财替代方案推荐
说实话。现在真没必要死磕陆金所。市场上好选择多的是。
支付宝的余额宝。虽然收益低。但胜在安全灵活。现在七日年化2%出头。
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也不错。我最近买了招银理财。年化3.5%。比陆金所强。
基金定投更香。我自己在投沪深300指数基金。长期看年化6%-8%没问题。当然有波动风险。
令人担忧的是。不少粉丝还在找高收益产品。老想"钱生钱"。其实现在经济环境下。4%以上的产品都要警惕。
避坑指南
说点掏心窝子的话。这几年我见过太多理财踩坑的案例。
有人贪高收益。结果买到P2P暴雷产品。钱全没了。现在连报案都难。
还有人听信"内部消息"。重仓某平台。最后发现是老鼠仓。血本无归。
我的建议很简单。分散投资。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陆金所可以放点小钱试试。但别当主力。
话说回来。理财最重要的是保本。复利才是王道。别想着一夜暴富。踏踏实实攒钱最实在。
未来展望
2025年互联网理财会更规范。但收益肯定不会高。这是大趋势。
银保监会已经明确表态。打破刚兑是必然。以后没有保本理财了。
建议大家调整预期。别总想着"下蛋鸡"。理财就是细水长流的事。
其实呢。普通人的理财重点应该是。建立应急资金。配置保险。再考虑投资。
最后提醒一句。看到"保本高收益"的广告。赶紧跑。十有八九是割韭菜。
理财路上。安全第一。收益第二。这是我踩过坑得出的血泪教训。希望你们别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