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精谣言的源头竟然是这个
上世纪60年代。有个叫Robert Ho Man Kwok的医生写了封信。说在中餐馆吃完饭后出现不适。他猜测可能是味精导致的。这封信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信里提到"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中文叫"中餐馆综合症"。从此味精背上了黑锅。
其实呢。这封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就是个人猜测。但媒体大肆报道。谣言就开始满天飞。
更离谱的是。这位医生后来澄清说。他当时只是开玩笑。没想到被当真了。
二、为什么这个谣言能传30年
你看。当时美国对亚洲文化有偏见。中餐在美国刚流行起来。有些人就是看不惯。
所以呢。"中餐馆综合症"这种说法。正好符合某些人的偏见。传播得特别快。
食品行业也有人推波助澜。比如卖"无味精"产品的公司。他们巴不得大家害怕味精。
话说回来。美国FDA早在1959年就把味精列为"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也就是公认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也说。味精安全。没有证据表明正常食用有害健康。
三、科学界怎么说
各国食品安全机构都研究过味精。包括欧盟、日本、中国。
小编建议都一样。正常食用量下。味精是安全的。
人体每天摄入1.5-3克味精都没问题。我们炒菜放的那点。连安全量的零头都不到。
有趣的是。番茄、奶酪、海带里天然就有谷氨酸。跟味精成分一样。没人说这些食物有害。
说白了。味精就是谷氨酸钠。跟食盐、白糖一样。都是调味品。关键看用量。
四、为什么还有人信这个谣言
营销号最爱传这种谣言。因为"食品有害"这种标题点击率高。
有些"养生专家"靠吓唬人赚钱。说味精致癌、伤脑。其实都是胡扯。
我见过最离谱的说法。说味精是日本侵华时的生化武器。这纯属扯淡好吗。
更可气的是。有些餐厅打着"无味精"旗号。实际上用更多鸡精、高汤块。这些含钠量更高。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谣言害得很多中餐馆不敢放味精。菜品质量反而下降。
五、我的建议
作为经常研究消费市场的老司机。我告诉你。
买食品别光看"无味精"标签。要看整体配料表。有些产品用更多盐来替代味精。对血压更不友好。
家里做饭。该用味精就用。提鲜效果杠杠的。比加盐健康多了。
股票市场上。那些靠"无味精"概念炒作的食品股。我建议大家谨慎。这都是短期概念。
最后说句实在话。味精这个锅背了60年。是时候翻篇了。食品安全要讲科学。别被谣言割韭菜。
你看超市里卖的酱油、鸡精。哪个不含谷氨酸?关键是适量。啥东西吃多了都不好。
所以啊。下次再听说"味精有害"。你就知道是谁在传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