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误1小时到底算不算延误
其实呢飞机延误1小时严格来说已经算延误了。但问题是航空公司怎么认定。你看民航局规定延误4小时以上才算重大延误。1小时这种小延误航空公司一般不赔钱。
我查了最新规定。国内航班延误2小时以上才提供餐食。4小时以上安排住宿。延误1小时基本就是等。说白了就是干耗着。
延误1小时能不能索赔保险
很多人买了航意险以为能赔。令人惊讶的是普通航意险只保意外事故不保延误。你想赔延误得买专门的航班延误险。
我踩过这个坑。去年出差买保险没注意条款。延误3小时想索赔发现买的不是延误险。血亏啊。现在买保险我都会看清楚免赔额和赔付标准。
延误险一般设置2-4小时起赔。延误1小时根本达不到门槛。有些信用卡送的延误险门槛更低可能1小时就赔。但额度很小就赔个打车费。
航空公司会不会补偿小延误
延误1小时航空公司基本不会主动补偿。但你可以试试跟值机柜台商量。有时候运气好能换个好座位或者送点里程。
话说回来延误1小时最容易踏空转机航班。特别是赶国际航班的。国内转国际一般要留3小时。延误1小时可能直接错过下一段。
我建议买机票时留足中转时间。别为了便宜选衔接太紧的航班。否则延误1小时就得自掏腰包改签。那损失比延误险贵多了。
延误怎么查赔偿标准最靠谱
别听票代瞎忽悠。查赔偿标准就看三点:机票类型、航空公司规定、买没买延误险。
延误1小时说白了就是等。但要是延误时间累计起来。比如起飞延误1小时加上滑行延误1小时。有些航空公司会按总延误时间算。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廉价航空延误不赔钱。春秋、九元这些。买票便宜但延误风险自己扛。说白了就是被保险人得自己想办法。
老司机的实用建议
延误1小时别干等着。赶紧做三件事:
1 查APP看预计起飞时间
2 跟地勤问清楚延误原因
3 算算会不会破位转机时间
延误别乱改签。先确认是不是天气原因。天气原因航空公司不赔。机械故障才能主张权益。
最后提醒大家。延误险要提前2小时买。临时买不生效。我见过太多人登机前才想起来买。结果延误了也赔不了。
买延误险注意看免赔额。有些要延误4小时才赔。1小时根本不够看。建议经常出差的办张高端信用卡。很多白金卡送延误险起赔时间短。
航班延误别慌。1小时小延误是常态。但得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权益。别当韭菜被割了还不知道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