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为啥拼命推保险?真相在这
最近不少粉丝问我:银行是不是在骗我买保险?其实呢,银行确实不是纯粹"骗",但套路确实不少。我干了7年金融,见过太多客户被银行理财经理忽悠买保险的事。
银行销售保险叫"银保业务"。说白了,银行就是保险公司的"下蛋鸡"。你去银行办业务,柜员或理财经理热情推荐的"理财""存款升级版",很多其实是保险产品。
最坑的是,有些银行员工自己都不清楚卖的是啥。他们只看佣金。保险佣金比存款理财高多了。比如一年期万能险,银行能拿20%的佣金。这钱谁出?还不是你买单。
三种常见套路,90%的人都中招
第一种:把保险说成存款
"这是我们银行新推出的5年期大额存单,利息比普通存款高。"信了你就完蛋。这十有八九是两全险或年金险。前5年你不能拿钱,退保还亏本。
第二种:隐瞒退保损失
很多分红险前3-5年退保手续费超高。但销售只说"保底收益3.5%",闭口不提退保要扣30%。等你急用钱想取出来,才发现被"套牢"了。
第三种:混淆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老人去银行,理财经理让填自己当"被保险人"。万一老人身故,钱可能进不了子女口袋。这种"花户"操作,监管都管不了。
银行保险真的一无是处?
说实话,银行卖的保险也不全是垃圾。有些储蓄型保险确实适合特定人群。比如40岁以上想强制储蓄的,买点年金险没问题。
但问题在于销售过程。银行员工考核压力大,KPI完不成就可能被炒。所以他们会"割韭菜",啥产品佣金高卖啥。这叫"老鼠仓"思维。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大爷大妈根本不懂"现金价值""免赔额"这些词。理财经理一忽悠,稀里糊涂就签字。等发现不对劲,早就过了犹豫期。
如何避免被套路?老司机教你三招
第一,看合同开头。凡是写着"保险"两个字的,99%是保险产品。别信什么"理财计划"。
第二,问清楚退保能拿回多少。别只听预期收益,要看"现金价值表"。很多产品前3年退保只能拿60%。
第三,犹豫期一定要用。保险有15天犹豫期,这期间退保不扣钱。签完字回家慢慢研究。
说白了,银行推保险不违法,违法的是虚假宣传。银保监会早就规定不能混淆存款和保险。但执行起来?呵呵,你懂的。
最后提醒:买保险要根据实际需求。别因为银行柜员态度好就下手。毕竟钱是自己的,亏了没人替你补。
现在银行保险投诉量年年涨。2023年银保监会收到相关投诉超12万件。这些数字背后,都是被"套牢"的老百姓。
记住:银行是服务机构,不是你家亲戚。他们推荐的产品,自己员工可能都不买。这话有点难听,但事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