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欠债只是自己的事?错得离谱!
最近后台炸了。一堆粉丝私信问我"贷款不还会连累家人吗"。说真的,这个问题问得我后背发凉。很多人以为欠钱是自己的事,大不了自己扛。但现实比你想象的残酷多了。
其实呢,贷款不还到底会不会连累家人,关键看3种情况。先说小编建议:不是所有贷款都会牵连家人,但有些坑踩了全家遭殃。
夫妻共同债务,老婆孩子都跑不了
最要命的是夫妻共同债务。比如婚内买房贷款,老婆虽然没签字,但房子是两人住的。这种法院认定属于共同债务。老公不还钱,老婆的工资卡照样被冻结。
还有更坑的。有些夫妻玩"AB贷",老公征信黑了让老婆申请贷款。结果老公耍赖不还,老婆成了背锅侠。去年我就见过一对夫妻,因为20万网贷闹离婚,孩子学费都交不起。
令人心疼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共同债务。银行客户经理忽悠"你老婆签字只是走流程",结果出事全赖在配偶头上。这种套路我见过太多次了。
担保人比欠债人还惨
第二个雷区是担保。老张让我给他儿子贷款做担保,说"就签个字的事"。结果小张赌博输光,老张养老金被划走50%。担保等于自己借钱,这句话得刻在脑门上。
最离谱的是农村常见操作。全家老小轮流给家里企业担保,最后企业破产,80岁老太太的低保都被执行。我劝各位:别当担保人!真要帮亲戚,给现金都比签字强。
征信黑了影响子女很现实
第三个隐形炸弹是征信。很多人觉得"大不了当老赖"。但2023新规出来后,老赖子女不能上私立学校这事已经坐实。虽然不能影响高考,但重点中学的国际班直接说拜拜。
更扎心的是,有些公务员岗位要查直系亲属征信。小王考了3年公务员,最后败在老爸的网贷逾期上。这种事我写过3篇案例,评论区全是哭声。
怎么避免连累家人?记住3招
说白了,真不想连累家人,得提前做三件事:
第一,搞清楚贷款性质。消费贷别让家人签字,经营贷更要小心"连带责任"条款。银行那些花里胡哨的合同,重点看"共同借款人"和"担保范围"。
第二,资产要隔离。婚前财产公证不是小气,是保命。我和老婆的银行卡从来不分用,她的工资卡连我都不知道密码。
第三,真还不上赶紧协商。上周刚帮粉丝处理网贷,本金5万拖到10万。其实打个电话说困难,银行愿意停息分期。但很多人死要面子,最后害了全家。
最后说句大实话
很多人被网贷平台忽悠"还不上大不了坐牢"。但真相是:普通民事债务不会坐牢,可转移财产、故意赖账可能构成拒执罪。去年光杭州就抓了17个转移房产的老赖。
最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些高利贷公司冒充律所发"逮捕通知"。上周还有粉丝被吓得给催收转账2000块。记住:真要抓人,警察不会先让你转账!
说真的,欠钱不还最惨的不是自己。我见过太多家庭因为几万块网贷妻离子散。钱可以再赚,信用没了全家跟着倒霉。真遇到困难,来找我聊聊。7年踩坑经验,至少能帮你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