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和贷到底啥关系?别被绕晕了
新手看账本最懵的就是"借"和"贷"。很多人以为借就是借钱,贷就是贷款。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会计里的"借"和"贷"只是记账符号,跟实际借钱贷款没关系。
我在银行工作那会儿,新人老搞混这俩。有次实习生把客户存款记成贷款,差点闹出大问题。所以说真得搞清楚借与贷如何区分。
会计有个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等式永远要平衡。记账时一边记"借",另一边必须记"贷",金额相等。所以叫"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记住这个口诀,再也不怕混淆
我小编建议了个简单口诀:资产成本借增贷减,负债权益贷增借减。
资产类科目,比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增加记"借",减少记"贷"。成本费用也是这样。
负债类科目,比如应付账款、银行贷款,增加记"贷",减少记"借"。所有者权益和收入也是贷增借减。
举个例子。你往支付宝存1000块钱。现金减少,银行存款增加。应该记:借:银行存款 1000,贷:库存现金 1000。
要是你从银行贷款5万,应该记:借:银行存款 50000,贷:短期借款 50000。
很多小白搞反方向,结果账对不上。说白了就是没搞清借与贷如何区分的核心逻辑。
常见错误:把借贷和实际业务搞混
我见过最多错误是:看到"借款"就记"借",看到"贷款"就记"贷"。这完全错了!
比如公司向银行借款,会计分录是: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存款增加了记"借",负债增加了记"贷"。跟字面的"借"和"贷"没关系。
还有人把利润分配搞错。公司分红时,应该借:利润分配,贷:应付股利。因为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借",负债增加记"贷"。
有意思的是,收入和费用的处理跟资产和负债相反。收入增加记"贷",费用增加记"借"。因为收入最终增加所有者权益,费用减少所有者权益。
实战技巧:用T型账户帮你理清思路
我建议新手用T型账户练习。画个T字,左边是"借",右边是"贷"。
左边记:资产增加、费用增加、负债减少、权益减少。
右边记:资产减少、费用减少、负债增加、权益增加。
每天练5个分录,一周就能上手。千万别死记硬背,要理解背后的逻辑。
有个小窍门:想象自己是企业。钱进企业记"借",钱出企业记"贷"。不过这招只适用于资产类,其他类目还得用标准规则。
我在百家号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借与贷如何区分。粉丝说看了教材还是晕。其实关键是要多做题,别怕犯错。
记住:借贷只是工具,别被它忽悠了
说到底,借贷记账法就是个工具。目的是让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企业状况。
现在财务软件自动记账,但基础原理必须懂。不然看报表时会被"割韭菜"。
我见过有人炒股看错财报,因为不懂借贷规则。结果高位"踏空",低位"套牢",惨不忍睹。
所以啊,别小看借与贷如何区分这个基础问题。它是财务世界的入门钥匙。掌握了它,看懂财报、分析企业就容易多了。
最后提醒:借贷方向记错了,整个账目都会乱。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毕竟财务无小事,差一分都可能导致报表"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