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7%和真实的7%差远了
最近好多粉丝私信问我。香港保险7%收益到底靠不靠谱。说真的这问题我太熟悉了。当年我也被这个数字忽悠过。
先说小编建议。香港保险宣传的7%多数是预期收益。不是 guaranteed 保证收益。你看合同小字写的是"非保证"。这才是关键。
我去翻了去年友邦和保诚的产品说明书。他们写的7%是基于什么假设?是假设未来几十年全球股市年化回报8-10%。还假设汇率一直有利。这现实吗?
2023年恒生指数才涨多少?3.2%。标普500倒是涨了9%。但保险公司的钱不能全买美股啊。他们得配置债券、房地产。整体算下来。实际投资回报哪有那么高。
保险公司最爱玩的文字游戏
有个细节大家容易忽略。他们说的7%是复利不是单利。听着高大上。其实拆开看很普通。30年复利7%确实能翻7倍多。但单利才2.4%左右。
我认识个做香港保险的经纪人。私下跟我说。真正能拿到6%就不错了。还得持有满30年。中间退保?直接打骨折。
更坑的是汇率风险。你用人民币买。赔的时候可能是美元。这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多大。赚的收益全吐回去了。
还有个隐形成本叫"初始费用"。第一年保费的40%被扣掉。这钱去哪了?养销售团队啊。所以你看到的现金价值曲线。前几年都是往下走的。
别被"分红实现率"忽悠了
保险公司现在喜欢晒"分红实现率"。说过去十年都达到100%以上。但你看清楚没?这是已经派发的分红。不是未来保证的。
我查了香港保监局数据。2022年部分产品非保证分红只实现60%。特别是储蓄险。经济不好时保险公司自己都亏钱。哪来钱给你分?
有个真实案例。我朋友2018年买的计划。宣传页写满期8%。去年去看账户。年化才4.1%。问客服。人家说"市场环境变化"。
说白了高收益永远伴随高风险。香港保险又不是下蛋鸡。躺着就能生金蛋。真要有7%稳赚。银行早自己干了。还轮得到普通人?
买香港保险到底图啥
那香港保险就没优点?也不是。优势在三点:货币选择多、部分产品有保障功能、某些储蓄险长期看确实比内地高。
但记住。7%是理想状态不是常态。别拿养老钱去赌。我建议最多配置家庭资产的10%。
实在想买要注意啥?第一看保证现金价值。第二算实际IRR内部收益率。第三确认自己能放30年不动。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现在内地增额终身寿IRR都到3%了。加上万能账户实际能到4%。虽然不如宣传的7%。但好歹是写进合同的。
你看隔壁老王去年退保。本金还亏5%。这教训够深刻吧?投资最怕贪心。稳稳当当跑赢通胀。其实就赢了大多数人。
所以小编建议很明确。香港保险7%收益。听听就好别当真。真想高收益。先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高风险。毕竟钱是自己的。亏了可没人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