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DP到底是个啥?说人话版
GDP全称国内生产总值。别被这名字吓到。说白了就是一年内全国生产的东东总值。包括吃的穿的用的,还有理发看病这些服务。
我刚入行时也懵。总和GNP(国民生产总值)搞混。GNP算的是本国人在全球赚的钱。GDP只看在本国土地上产生的价值。这区别挺关键。所以呢外资工厂在华生产也算中国GDP。
GDP有三种算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其实呢就是换个角度算总数。就像你算家庭收入。可以算工资,可以算花销,也可以算存款变化。
令人惊讶的是。家务劳动不算GDP。你老婆做饭带娃不计入。但去饭店吃饭就算。这种统计方式确实有点问题。
二、为啥大家都盯着GDP看?
GDP是经济体温计。数字涨了说明经济在发热。跌了可能要感冒。国家统计局每月都发报告。股市老司机都盯着这数据。
去年中国GDP破126万亿。增长5.2%。这数字背后是工厂轰鸣。是快递小哥奔波。是程序员加班。所以GDP涨了通常股市也涨。
但话又说回来。GDP高不代表老百姓都富。可能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就像分蛋糕。总数大了。但有人分得多有人分得少。
我见过不少新手股民。只看GDP涨就冲进去买股票。结果被套牢。其实呢要结合其他指标看。比如失业率、CPI这些。
GDP增速下滑时。市场常出现"保增长"讨论。这时候政策可能放水。降准降息。利好股市但可能通胀。老司机都懂这个套路。
三、GDP的坑,别踩了
GDP有天生缺陷。它不管环境破坏。砍树建厂GDP涨了。但绿水青山没了。也不管收入分配。富豪赚一个亿。和100人各赚十万。GDP一样。
有趣的是。地下经济不算GDP。菜市场大妈收现金不开发票。这部分交易就漏统计了。还有人搞AB贷、花户这些灰色操作。GDP根本反映不了。
我踩过坑。有次看到GDP数据好就all in股票。结果遇上下跌。因为数据好看但企业利润没跟上。所以说白了GDP只是参考之一。
现在流行"高质量发展"。不只看GDP增速。还要看单位GDP能耗。看居民收入增速。毕竟下蛋鸡不能光下蛋不顾健康。
四、普通人怎么用GDP数据?
看GDP别光看总数。要盯增速变化。比如从5%降到4%。可能经济在降温。这时候该减仓还是加仓?得结合政策判断。
GDP构成也重要。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去年消费贡献大。说明内需强。适合买消费股。投资拉动多。基建股可能有机会。
令人担忧的是。有人把GDP当圣旨。其实呢区域差异很大。东部沿海GDP猛增。西部可能还在爬坡。投资不能只看全国数据。
我建议新手。把GDP增速和自己的理财目标挂钩。比如GDP涨5%。你的理财收益至少跑赢它。否则不如定投指数基金。搞资产配置更稳妥。
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理解它才能不被媒体带节奏。也不会被"专家"忽悠割韭菜。记住这点。你已经超过80%的散户了。
最后说句大实话。GDP再好看。你工资不涨也是白搭。所以关注宏观数据的同时。更要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复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