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不只是炒币工具,这些交易场景你可能不知道
说实话,很多人以为比特币就是炒币用的。我刚开始接触加密货币时也是这么想的。但做了7年分析师后,我发现比特币交易用途远超想象。
你看,比特币最原始设计就是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中本聪白皮书里写得清清楚楚。但后来市场变化太快,炒币成了主流。这其实偏离了初衷。
巨鲸们早就在用比特币做跨境支付了。上周刚看到数据,拉丁美洲有30%外贸商接受比特币付款。为什么?因为传统银行转账太慢。美元电汇要3-5天,比特币只要10分钟。手续费还便宜得多。
有趣的是,很多海外留学生用比特币交学费。美国有20多所大学接受比特币付款。之前有粉丝私信我,说用比特币交学费省了近200美元手续费。这种真实交易场景越来越多。
暗网交易?别被FUD带偏了
有人总说比特币只用于非法交易。其实呢,Chainalysis报告显示合法交易占比超80%。暗网交易占比不到0.3%。比传统金融系统的非法资金流动还少。
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被删了3次才过审。就是讲比特币在慈善领域的应用。乌克兰战争期间,比特币捐款超过5000万美元。传统渠道根本做不到这么快。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新手只知道在币安、OKX这些交易所买卖。却不知道比特币能买特斯拉汽车。虽然马斯克后来暂停了,但政策随时可能恢复。
别忽视日常小额支付
说白了,比特币也能买咖啡。日本有2万多家店接受比特币。东京街边咖啡馆扫个码就付款。我上次去测试,花了0.0015个比特币买了杯拿铁。
有些粉丝总问我gas war是什么。其实就是网络拥堵时手续费暴涨。但闪电网络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小额支付手续费不到1分钱。
有趣的是,非洲国家用比特币交易更普遍。尼日利亚、肯尼亚的普通人用比特币转账比用银行方便多了。当地银行网点少,但手机支付很发达。
机构投资者的真实用途
巨鲸们不光炒币。上市公司把比特币当储备资产。特斯拉、MicroStrategy这些公司财报都写着呢。他们买比特币不是为了交易,而是对冲通胀。
期货市场也是重要应用场景。CME比特币期货日交易量超10亿美元。机构通过这个对冲风险。普通用户可能接触不到,但确实属于交易范畴。
我踩过坑才知道。去年gas费暴涨时,小额转账根本不划算。所以现在建议粉丝,低于100美元别用比特币主网转账。闪电网络或者USDT更合适。
未来交易场景会更多
比特币ETF通过后,交易场景更多元了。美国普通股民可以直接买股票形式的比特币。不用管钱包、私钥这些麻烦事。
萨尔瓦多把比特币当法定货币用了。虽然争议大,但确实拓展了使用场景。他们用比特币发工资,缴税,甚至买面包。
其实呢,比特币用于什么交易,关键看你怎么用。很多人rekt就是因为只当它是投机工具。但作为分析师,我看好它在跨境支付、价值储存方面的长期价值。
最后提醒一句,新手别被FUD影响。比特币交易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特别是冷钱包操作要小心,我上次误删助记词差点哭出来。安全第一,交易第二。
比特币在跨境支付中有什么优势?
你看比特币跨境支付真的很方便。
传统银行转账可能要好几天时间。
比特币交易通常只需几分钟到几小时。
手续费也低得多。
菲律宾海外劳工用比特币汇款回国。
手续费只有传统银行的十分之一。
跨国汇款成本降低了80%以上。
所以很多人选择用比特币做跨境支付。
不需要银行等中介机构参与。
直接点对点交易,省时又省钱。
话说回来,这就是为什么比特币越来越受欢迎。
比特币作为投资工具有什么风险和收益?
比特币价格波动特别大。
这既是机会也是风险。
2021年价格从3万涨到6万美元。
早期投资者赚了不少钱。
但价格也可能突然大跌。
所以投资前要充分了解风险。
特斯拉2021年买了15亿美元比特币。
后来卖掉一部分赚了1亿美元。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
其实呢,投资比特币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市场变化太快,随时可能大起大落。
说白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比特币在日常消费中能买到什么?
现在不少商家接受比特币支付。
美国有些餐厅和咖啡馆就能用。
微软、Overstock这些大公司也接受。
支付很简单,扫个二维码就行。
不需要繁琐的银行转账流程。
在国外能买到各种商品和服务。
游戏道具和会员充值也能用比特币。
慈善捐款用比特币也挺方便。
交易速度快,隐私性也好。
你看比特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从比萨到大件商品都能买。
2010年第一笔交易就是1万比特币换比萨。
话说回来,日常使用比特币越来越普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