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老张。做了7年区块链分析。今天聊聊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初衷。这问题粉丝问得可太多了。每次回答我都得翻翻老资料。今天好好说说。
金融危机是导火索
2008年金融危机太可怕了。银行纷纷倒闭。普通人损失惨重。中本聪看不下去了。他在白皮书开头就点明问题。
"传统货币完全依赖于信任。"这话现在看依然犀利。银行成了唯一信任点。一旦出问题。整个系统崩溃。
我第一次读白皮书时。就注意到这句话分量很重。说实话。当时我也在银行工作。亲眼见过储户排队取钱的恐慌场面。
令人惊讶的是。中本聪选择用技术解决信任问题。而不是呼吁改革。这思路很清奇。但特别符合程序员思维。
白皮书里的隐藏信息
中本聪2008年10月发布白皮书。标题是《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重点在"点对点"三个字。
传统支付要经过银行。Visa这些中间商。中本聪想绕过他们。所以他说:"允许在线支付从一方直接发送到另一方。"
有意思的是。他没说要取代法币。只说提供新选择。现在很多项目喊着要"干掉银行"。其实偏离了初心。
我见过太多项目方瞎吹。动不动就说"颠覆金融"。其实中本聪很务实。就解决两个问题:双重支付和信任中介。
说实话。早期比特币社区很低调。没人想一夜暴富。就一群密码朋克在折腾。现在反而FUD满天飞。
创世区块的密码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挖出创世区块。里面藏了句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泰晤士报当天头版。讲英国财政大臣准备二次救助银行。这明显是讽刺。
有趣的是。很多人忽略了这点。只盯着价格看。其实中本聪早就表明立场了。他不信任银行 bailout(救助)文化。
我在OKX做分析时。常提醒粉丝看本质。别被价格波动带偏。中本聪的初衷才是核心。价格只是副产品。
去中心化不等于无政府
很多人误解去中心化。以为就是完全自由。没有规则。其实大错特错。
中本聪设计的系统有严格规则。只是不由人控制。由代码和共识决定。这区别很大。
我曾经在Gate.io被问:比特币是不是给犯罪分子用的?其实白皮书明确说要提高透明度。所有交易公开可查。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人把比特币当投机工具。忘了它本来是支付系统。中本聪的邮件里反复强调这点。
在我看。中本聪真正想做的。是给人们多一个选择。不是要消灭法币。而是提供备选方案。
七年观察的真心话
做了七年区块链分析。我越来越觉得。中本聪的初衷被严重曲解了。太多人只关注价格。不看技术。
说实话。我第一次用比特币转账时。手续费只要几分钱。现在gas war起来。动不动就几十块。这肯定不是中本聪想要的。
但话说回来。技术总要发展。比特币从支付工具变成价值存储。也算合理演变。虽然偏离了初衷。
我经常和粉丝说。别把中本聪当神。他也是人。有局限。比特币白皮书才9页。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核心思想很清晰:建立不依赖信任的系统。这一点到现在都没过时。尤其是在银行又开始出问题的今天。
最后提醒大家。了解中本聪初衷。能帮你避开很多坑。别被那些"百倍币"忽悠。真正有价值的是底层理念。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有问题评论区见。记得点赞关注。下期讲比特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区别。
中本聪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去中心化的货币系统?
中本聪对传统金融体系很失望。
你看,传统货币由央行控制。
央行能随意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
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收取高额费用。
中本聪认为这不公平。
他想把货币权力还给普通人。
所以比特币没有中央管理机构。
比特币基于P2P网络运行。
用户可以直接交易,不需要银行。
中本聪在邮件中明确说过。
他希望创建一个自主的金融系统。
话说回来,2008年金融危机是个导火索。
很多人对银行失去信任。
比特币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应。
比特币如何实现不依赖中央机构的信任机制?
比特币用技术解决信任问题。
它基于区块链技术运行。
所有交易记录公开透明。
网络参与者共同验证交易。
没有中央服务器存储数据。
每笔交易需要工作量证明。
这防止了双重支付问题。
算法自动执行规则,没人能篡改。
中本聪在白皮书中解释过。
系统设计让作弊变得不划算。
其实呢,这就像集体记账。
大家都有相同的账本副本。
如果有人想改记录,很难成功。
所以系统能自行维持信任。
中本聪设计比特币时最关注的隐私保护问题是什么?
中本聪很看重用户隐私。
传统交易都被银行记录。
政府能轻易监视你的钱去哪了。
中本聪认为这侵犯个人自由。
比特币交易不需要真实姓名。
用地址代替身份信息。
虽然交易公开,但身份匿名。
他想创建无需信任第三方的系统。
在邮件中他提到这点。
保护隐私是比特币的核心目标。
话说回来,2009年推出时他就强调。
互联网交易应该更私密。
比特币让普通人掌控自己的资金。
不需要担心被无端监控。
说白了,这就是他的初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