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清楚:NFT和"NFT币"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把NFT和"NFT币"混为一谈。NFT是非同质化代币,每张都是独一无二的数字藏品。而所谓"NFT币",其实是指NFT平台发行的代币,比如MANA、SAND这些。
我经常看到新手在群里问:"我买了BAYC的NFT,是不是等于买了NFT币?" 其实呢,这是两码事。NFT本身不是币,它更像一张数字画作或者门票。
NFT平台为了运营,会发行自己的代币。这些代币才是用户说的"NFT币"。它们可以用来支付gas费、参与治理或者在平台内消费。
当前NFT市场:凉了还是在调整?
2021年NFT火爆到不行,BAYC地板价炒到几十万。现在呢?说实话有点凉。根据最新数据,NFT交易量比高峰期跌了80%以上。
但这不代表NFT死了。我觉得这是市场在挤泡沫。现在每天还是有2-3万ETH的交易量,说明真实需求还在。
有趣的是,机构开始认真布局NFT了。Visa、Nike都在搞自己的NFT项目。巨鲸们也没闲着,最近三个月大额NFT收购增加了30%。
在我看来,NFT从炒作期进入实用期了。单纯收藏的NFT热度下降,但能带来实际权益的NFT在上升。
NFT代币:哪些有戏,哪些危险
真正有升值空间的是那些底层有实际应用的NFT平台代币。比如:
- MANA(Decentraland):虚拟土地还在卖,但增速慢了
- SAND(The Sandbox):有大品牌入驻,相对稳一点
- ENJ(Enjin):做NFT基础设施的,长期可能行
但有些NFT代币纯属FUD(恐惧、不确定、怀疑)。我见过不少项目方发个NFT就拉盘,最后散户rekt(惨亏)。
令人担忧的是,很多NFT代币和NFT销量绑定。现在NFT卖不动了,这些代币价格自然跟着趴下。
话说回来,如果你非要投NFT代币,建议看看项目方有没有持续更新。那些代码仓库半年没动静的,基本可以pass了。
普通用户该咋办?实操建议
说实话,现在不是入场NFT代币的最佳时机。但如果你真想试试,记住这几点:
第一,别All in。NFT代币波动太大,拿闲钱玩。我自己吃过亏,曾经重仓一个NFT平台代币,结果gas war(抢手续费大战)来了,想跑都跑不掉。
第二,看实际用例。纯营销的NFT项目别碰。找那些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比如能兑换实物、参与活动的。
第三,关注大平台。Opensea、Blur这些交易量大的平台相关代币相对安全。小平台随时可能跑路。
说白了,NFT代币能不能升值,关键看NFT市场能不能回暖。目前来看,行业在转型,但没死透。
我的个人看法:别急,等等看
在我看来,NFT代币短期难有大行情。市场需要时间消化之前的泡沫。但长期来看,NFT技术本身有价值。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最近NFT开始和现实世界结合了。比如演唱会门票NFT化、房产NFT化。这种有实际用途的NFT可能带动相关代币。
有趣的是,亚洲市场比欧美更活跃。日本、韩国的NFT应用跑得比我们快。可能下一个爆发点在亚洲。
所以我的建议是:别听别人说"NFT币要起飞"就冲。先搞清楚项目底细,小仓位试水。我自己现在就只拿2%仓位玩MANA,剩下的观望。
记住,加密市场没有稳赚不赔。别让FOMO(错失恐惧症)冲昏头脑。你看太多人因为追高NFT代币被套牢,最后只能割肉离场。
现在行情不好,正好学习。等市场回暖,你才有能力抓住机会。毕竟在这个行业,活下来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NFT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NFT值钱主要看三点。
你看,首先是稀缺性。
每个NFT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能复制也不能替代。
所以稀缺性是基础。
其次是艺术文化价值。
好的数字艺术品本身就有价值。
加上创作者的影响力。
价值自然就上去了。
再就是实用性。
有些NFT能在游戏里用。
或者提供特殊权益。
这种功能也让它值钱。
说白了,这三个因素加起来。
就决定了NFT的基本价值。
NFT市场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NFT市场风险其实不少。
价格波动是个大问题。
现在NFT价格比高点跌了40%多。
政策监管也不太明朗。
中国欧盟都在收紧规定。
这会影响跨境交易。
另外市场太分散了。
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60%的交易被1%的大户控制。
很多项目就是炒概念。
没有实际应用场景支撑。
话说回来,这些风险都得注意。
不然容易踩坑。
未来NFT有哪些可能的应用场景?
NFT未来应用空间挺广的。
数字艺术市场已经火了。
佳士得拍卖行卖过天价NFT。
游戏领域也很有潜力。
虚拟道具可以真正属于玩家。
元宇宙里NFT会更实用。
可以做身份认证和产权登记。
还有DeFi结合的可能性。
能让NFT发挥金融功能。
社交展示也是个方向。
持有者需要地方秀收藏。
其实呢,应用场景还在拓展。
随着技术成熟会越来越多。
关键是看哪些应用能落地。
不能光靠概念炒作。